B7分子家族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B7分子家族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pdf

B7 分子家族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1 孙思庆 综述 黄培林审校 东南大学医学院,南京(210009 ) E-mail:hpl@ 摘 要:B7 分子是重要的协同刺激信号,缺乏其有效表达将导致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逃 避免疫监控。本文就B7 分子特征、在肿瘤中的表达、调控及相应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加以 综述。 关键词: B7 分子 肿瘤 免疫 中图分类号:R733. 72 免疫应答过程中,激发抗原特异性T细胞应答需要两个信号的介导,第Ι信号由TCR/CD3 复合物与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MHCΙ、Ⅱ分子)相互作用和识别所致,是抗原特异性的; 第 Ⅱ信号是协同刺激信号,主要由B7家族分子和CD28分子介导,不受MHC分子限制,为非 抗原特异性的,若缺乏其将导致免疫失活(anergey )。因此,对由共刺激信号与粘附分子组 成的第Ⅱ信号进行调控可提高对肿瘤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并予以清除。 1.B7分子 B7分子在1982年由Clark于B细胞表面发现,目前研究认为,B7分子是主要的活化淋巴 细胞(尤其是T细胞)的第Ⅱ信号分子之一。B7分子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主要表达 于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s )表面,目前已知至少包括两个成员:B7-1 (CD80 )、B7-2 (CD86 )。B7-1为Ι型跨膜蛋白,分子量为44KD ,胞外功能区有216个氨基 酸残基,胞内有19个氨基酸残基,胞外区有一个IgV区和IgC2区。B7-2含有306 个氨基酸残 基,胞外220个,胞内60个,胞外区亦含有两个Ig样的功能区。B7 由人类基因3q13.3-3q21编 码,B7-1与B7-2有25% 的氨基酸同源性,胞外功能区结构相似,胞内区显著不同,B7-2 的胞 内区较长,含有3个蛋白磷酸化位点,这可能成为B7-2是活化T细胞主要的共刺激信号的分 子基础。 在生理状态下,B7分子的表达受到严格的调控[1] 。体外实验证实,B7-1主要表达于树突 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 )系统,如:在皮肤组织中的郎格罕氏细胞;分布于脾、淋巴 结、胸腺的T淋巴细胞富集区的并指状DCs (interdigitating DCs,IDC );引流淋巴细胞内的 隐蔽细胞(veiled cell ,VC ),慢性肉芽肿时浸润的单核细胞;滤泡状淋巴细胞等;而体内实 验发现B7-1还可表达在激活的B细胞与单核细胞。B7-2表达情况与B7-1相似,略有区别的是, 前者可表达在静息单核细胞(resting monocyte )。另外, B7-2在B细胞上的表达比B7-1早。 未经刺激的APCs表面几无B7分子表达,仅B7-2少量表达于胸腺树突状细胞。外周血DCs经 培养后,迅速表达B7-1 、B7-2 ;从CD34+干、祖细胞培养而来的DCs ,其B7-1 的表达先于B7-2 。 生理状态下,APCs一旦受抗原(病原微生物、肿瘤因子等)到刺激,其表面B7分子表达很 快增高,通常在24小时达到高峰。此外,有文献[2]报道,B7分子表达于激活的T细胞,此时, T细胞表现出抗原提呈功能,高表达MHCΙ、Ⅱ分子,引起免疫应答。一些细胞因子可以影 响B7分子的表达,如IL-10 、LI-4 、GM-CSF和γ-干扰素等。IL-10可抑制巨噬细胞表达B7-1 、 B7-2 ,并下调皮肤DCs表达B7-2分子,γ-干扰素可诱导单核细胞表达B7分子[3] 。外源性免疫 抑制剂地塞米松、环孢菌素有明显的下调B7-1 、B7-2表达的作用[4] 。B7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 1 本课题得到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20040286035 ) -1- CD28和CTLA-4形成受体/配基对,相互作用调控T细胞的增殖、活化,是机体免疫发生的主 要路径。CD28和CTLA-4 (CD152 ),它们亦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以单体或同源二聚 体形式存在于T细胞表面。效应性Th细胞分为两大亚群—Th1 、Th2 ,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