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桂林图书馆的调查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桂林图书馆的调查报告 ——桂林图书馆的历史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课号:082394 作者:杨 蓉 (0700150205) 唐一灵(0700150304) 黄珍妮(0700160101) 朱雪玲(0700160102) 闫 茜(0700160201) 颜凤玲(0700160202) 考察时间:2009.4.3 成绩:90 2009年4月3日,本小组一行6人,来到了历史悠久的桂林图书馆。时值清明时节,踏着濛濛细雨走向一个富饶而美丽的地方,我们分外感怀。 桂林图书馆的总部坐落在安新小区的中心,凝望着这座建筑物,它隐藏在一片绿色中,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当置身于其中时你会觉得它是如此的神圣。桂林图书馆不算很大,但它见证了桂林这座文化名城的兴衰历史,更记载了我们桂林,甚至是广西自治区所经历的沧桑岁月。 桂林图书馆始建于公元1909年(清宣统元年),是广西建馆最早的图书馆,也是全国建馆最早的十座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原称“广西图书馆”、“广西省第一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图书馆”等名, 1980 年改为现名。(文摘一) 面对这样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文化殿堂,它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无论你是站在馆前或是进入馆内,尤其当你翻开一本本早已发黄的图书,看着同样早已发黄的字迹或是图画,便可深深地感受到。图书馆就如同一位忠实的史学家,默默无闻地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史一一记录在案,供后人查阅。 据了解,近些年去图书馆看书的人不算多,并有越来越少的趋势。据调查我国图书馆藏书的利用率平均只有 30 %,然而相对于200余万册的藏书,这样的利用率明显不够, 人们已经习惯在网上查阅东西,还保持着最原始的阅读方式的人越来越少,这应该就是造成图书馆冷清的最主要原因。然而对知识的获取并非局限在图书馆方可,只是少了在图书馆那种面对众多图书的时候,感觉自己知识储备量的浅薄,然后对知识产生强烈渴望的氛围。 桂林图书馆是一座在中国处于风雨飘摇时期建起的文化堡垒,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并不顺利,馆名几经更改,历经苍桑。1919年称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图书馆,1928年称广西省立第一图书馆,1937 年称广西省政府图书馆。1940年6月称广西省立桂林图书馆。抗战时期,桂林作为大后方,各省文人名士云集,文化出版事业十分活跃,图书馆亦成为图书文献收藏和利用的重要场所,藏书由最初的一万册上升至30万余册,以其“藏书之丰富,设备之完善,在西南各省首屈一指”。(文摘三) 在那个政局不稳,战乱不断的时间里,是一代又一代的桂图工作者用汗水与热血誓死卫书,我们今天才有这样的机会了解这一段我们不应该忘却的历史的实据: 1944年11月,日军大举进攻桂林,10日桂林沦陷。为躲避战火蹂躏,1944年8月,广西省立桂林图书馆将馆藏价值连城的7万多册图书装船沿漓江、桂江转移到位于大山深处、民风纯朴、抗日热情高涨的昭平县富裕乡裕仁村,存放在当时的石人庙育才小学的教室里(文摘二) “所有本省重要文献及各种珍本善本,均获保存,此皆黄君远智,抢救得力,保护有方,于本省文化前途,厥功非小,真可谓‘敬恭桑梓矣”。“然保存图书数量,虽仅为原有图书三分之一,但皆经守剔选之精华,且多属绝版之珍本,其名贵不能以价值计”。唐现之先生《广西省立桂林图书馆之今昔》桂林抗战文化资料中心抗战时期的桂林出版物是桂林图书馆馆藏的一大特色。桂林抗战文化事业的繁荣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桂林图书馆的馆藏广大人民精神食粮/lunwen/2007/200711/134157_2.shtml) 关于桂林图书馆的馆藏,有这样的一些数据:广西图书馆于1911年2月竣工开馆,藏书3447种、17000余册抗战时期,藏书达30万余册1944年,桂林沦陷劫后余书7万多册有馆藏书刊文献二百余万册,其中少数民族旧文献和地方历史文献收藏丰富,全馆设有16个阅览室,1000多个阅览座位,7个书刊外借处有不少明、清时期的名人手札今天的人们读龙启瑞的手札,信笔写成的私人信件,竟也笔笔爽快,一丝不苟。与龙启瑞差不多同时代而稍早的另一位广西籍人氏更是十分了得,他乡试第一(解元),会试第一(会元),殿试又是第一(状元),俗称“三元及第”,这个人就是陈继昌,他是清代名相陈宏谋的五世孙。本书也收录了他们祖孙二人的手札,虽不能说笔笔清劲,却也似行云流水,恬恬淡淡,颇堪一读。收藏广西方志231种(根据统计广西存世方志250余种),且多为刻本、抄本。 如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的《富川县乡土志》抄本为海内孤本;郑献甫的《郑小谷全集》等;收藏有手稿、抄本845种,如清代内阁大学士陈宏谋的《家书手札》、况澄的《况氏丛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