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沂市柳航头地区地热资源特征研究.pdf
第31卷第1期 山东国土资源 2015年1月
临沂市柳航头地区地热资源特征研究
1 2 2 2 1
苏宝杰 ,张诚 ,王威 ,刘连 ,刘安同
(1.临沂市国土资源局,山东临沂 276000;2.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区域地质调查和地热地质勘探资料显示,临沂市柳航头地区区域构造发育较强烈,大气降水通过构造破碎带
向地下深部运动,深部寒武 奥陶纪灰岩岩溶地层厚度可达 1500余米。 区域地下水在深部渗透性较好的岩溶地
层内径流,向柳航头地区运动过程中,不断受到地球深部热源的地温加热而形成地热水,寒武 奥陶纪岩溶地层成
为热储层,其上覆地层导热率较低,是较好的盖层。 结合研究区内的地热井深部测温数据和地热水化学特征数据,
建立柳航头地区地热概念模型。
关键词:热储层;地热水化学特征;地热梯度;地热概念模型;柳航头地区;临沂市
中图分类号:P314.2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苏宝杰,张诚,王威,等.临沂市柳航头地区地热资源特征研究[J].山东国土资源,2015,31(1):31-35.
SUBaojie,ZHANGCheng,WANGWei,etc.StudyonCharacteristicsof Geothermal ResourcesinLiuhangtouAreainLinyi
City[J].Shandong Land and Resources,2015,31(1):31-35.
0 引言 1 区域地质背景
华北地区是地热资源丰富的区域,从总体上看, 1.1 地层岩性
属于以传导为主的大地热流作用机制下形成的以
柳航头地区区域地层自老至新,分布有新太古
[1]
中、低温热水型为主的地热资源区 ,寒武 奥陶
代泰山岩群,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
系、中元古界的灰岩层,为岩溶 裂隙型热水,占可开
[2] 石炭 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生界古近
采资源的54.9% 。 临沂市为华北平原地热资源
系、第四系。
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2008年被中国矿业
泰山岩群岩性以斜长角闪岩类及黑云变粒岩为
联合会授予“中国地热城”称号。 鉴于临沂市地质
[3] 主,厚度达2500m左右。 震旦系主要岩性有砂岩、
矿产资源后备不足,集约化程度不高的形势 ,地
热资源开发利用具有战略意义,取得了明显的社会、 粉砂岩、页岩、灰岩、白云岩及其过渡岩石类型等,厚
[4 5] 度自几米至几百米不等。 寒武系底部岩性以紫红色
经济与环境效益 。 河东区柳航头地区是临沂市
地热资源分布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北起亭子 石英砂岩为主,偶有砾岩、砂质页岩与泥岩,中上部
头,南至三官庙一带,西起沂河,东到甘家屯一带,面 以浅灰色、灰色厚层灰岩和白云岩为主,地层厚度
2 400~1180 m。 奥陶系岩性以灰岩夹白云岩为主,
积约32.65km 。
柳航头地区位于沂河东侧,地面标高66 ~76 厚度在500~600m。 石炭 二叠系下部岩性为暗红
m,地势平坦。 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19 mm,主 色铁质泥岩,铁质铝土岩,灰白色铝土岩,中上部为
要集中在6—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15号“布拉万”台风暴雨及降水非对称性分布的成因分析.pdf
- 1∶500+DWG转GIS数据技术研究.pdf
- 2013年5月华南强降水与中国南海夏季风爆发.pdf
- 2013年盛夏中国中东部高温天气的成因分析.pdf
-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S+6.5级地震四川灾区震害特征分析.pdf
- 2013年夏季浙江省高温干旱环流异常分析.pdf
- 2014年中国气候概况.pdf
- A+New+Circulation+Index+to+Describe+Variations+in+Winter+Temperature+in+Southwest+China.pdf
- An+Attempt+to+Improve+Kessler-Type+Parameterization+of+Warm+Cloud+Microphysical+Conversion+Processes+Using+CloudSat+Observations.pdf
- CINRAD-SA+雷达电磁辐射测量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