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按考点整理).doc

2016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按考点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按考点整理)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三)第14、15课 【考点详解】 一、理解五四运动(课本P66-67) 1.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激化国内阶级矛盾。 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 (1)第一阶段:5月4日—6月5日 ①中心:北京, ②主力:学生 (2)第二阶段:6月5日后 ①中心:上海; ②主力:工人 3.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4.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意义: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各阶层的作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的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3)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与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了解中共“一大”(课本P67) 1.概况:1921年7月23日,上海→嘉兴南湖 2.内容: ①党名:中国共产党; ②党的奋斗目标:用革命军队和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③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④领导机构:中央局;书记:陈独秀。 3.意义: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三、了解国共合作下的国民革命运动(课本P68-69) 1.兴起: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2.发展:1925年,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整编国民革命家,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3.高潮:北伐战争---1926~1927年 ①对象: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②结果:消灭了吴、孙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③意义: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4.失败: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局部失败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5.败因:主观——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犯了右倾错误,放弃革命的领导权 客观——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6.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四、了解南昌起义(课本P70)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五、了解八七会议(课本P71) 1.概况: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此会议被称之为“八七会议”。 2.内容:这次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3.意义:这次会议给征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六、了解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与建设(课本P71) 1.概况: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在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提高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2.毛泽东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使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已成星火燎原之势。 3、从1930年10月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先后粉碎国民党三次大规模“围剿”,使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制定宪法大纲。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国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毛泽东为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七、了解红军长征的主要史实和遵义会议(课本P72) 1.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5年10月----1936年10月 (1)根本原因: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思想。 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过程: ①开始:1934年10月从瑞金出发; ②转折: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 ③结束: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红一方面军长征结束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3)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2.遵义会议: (1)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 (2)内容:①纠正博古等人军事上的“左”倾错

文档评论(0)

wfk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