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总论大学本科.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构造-总论大学本科.ppt

汽车构造 一、现代汽车的类型 汽车是由动力装置驱动的,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无架线的车辆。汽车的主要用途是运输—载送人员和(或)货物。 它的分类形式有很多种: (一)按用途分类: 普通运输汽车、专用汽车、特殊用途汽车 运输汽车 1) 载货汽车 微型货车 Ga≤1.8t ,轻型货车 1.8t<Ga≤6t ,中型货车 6t<Ga≤14t ,重型货车 G a>14t 。 (注: G a -厂定最大总质量) 3)轿车 微型轿车 V≤1L ,普通级轿车 1L< V≤1.6L ,中级轿车 1.6L<V≤2.5L ,中 高级轿车 2.5L<V≤4L ,高级轿车 V>4L 。(注: V --发动机排量 L --升) 产品序号指企业发展该产品的顺序号。企业自定代号用汉语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表示,位数由企业自定,常用在表示同一种汽车但结构略有变化而需要区别时。   专用汽车分类代号用三个汉语拼音表示,第一个字母反映车辆结构特征,后两个字母表示用途特征。结构特征代号用 X 表示厢式汽车, G 表示罐式汽车, Z 表示专用汽车, T 表示特种结构汽车, J 表示起重举升汽车, C 表示仓栅式汽车。用途特征代号用专用汽车具体用途的两个汉字的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表示。 小结:发展;类型;规则;构造;参数;行驶。 思考题: 1、发展; 2、规则。 3)转向系 转向系是通过对左、右转向车轮不同转向角之间的合理匹配来保证汽车沿着设想的轨迹运动的机构,它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组成。采用动力转向时,还应有转向动力系统。 为了避免汽车撞车时驾驶员受到转向盘的伤害,在转向盘中间安装安全气囊,还可在转向系中设置防伤装置。为了缓和来自地面的冲击,衰减转向车轮的摆动和转向机构的振动,有的车型在转向系中还装有转向减振器。   多数两轴及三轴汽车仅采用前轮转向。为了提高操作稳定性和机动性,越野汽车和某些现代轿车采用全四轮转向。 4)制动系 使汽车减速或停车,并保证驾驶员离去后汽车可靠地停驻,汽车的制动系包括行车、驻车、应急和辅助制动等制动装置。 3、车身 车身用来安置驾驶员、乘客和货物等。轿车和客车车身一般是整体壳体,有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之分。具有承载式车身的轿车和客车,不需再安装车架,它本身就起着承受汽车载荷的作用,并能传递和承受路面作用于车轮的各种力和力矩。因此,承载式车身也起着承载机构的作用。非承载式车身则只起车身作用,不能承受汽车载荷,因此它必须支撑在车架上。中级和中级以下轿车多采用承载式车身,非承载式车身常用于中、高级轿车和一部分客车。货车车身由驾驶室和货厢(或封闭室货厢)两部分组成。 车身应具有隔音、隔振和保温等功能,制造工艺性和密封性要好,应能为乘员提供安全而舒适的乘坐环境。其外形应能保证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小,且造型美观,并能反映当代车身造型的发展趋势。车身内有内饰、座椅、仪表板等,外部装有各种灯具、后视镜及其它附件,车门上装有门把和门锁等。 汽车电气设备由电器设备和电子设备两部分组成。汽车电器设备由电源(蓄电池、发电机)、汽油机点火设备、发动机起动电动机、照明与信号设备、仪表、空调、刮水器、收录机、门窗玻璃电动升降设备等组成。汽车电子设备由电控燃油喷射及电控点火、进气、排气、怠速、增压等装置,变速器的电控自动换档装置,制动器的制动防抱死装置( ABS ),车门锁的遥控及自动防盗报警装置等 4、电气设备 四、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整车整备质量: 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 kg ,以下各质量参数相同),应是:完整的发动机、底盘、车身、全部电气设备和车辆正常行驶所需要的辅助设备的质量(即加足燃、润料,冷却液的质量;随车工具、备用车工具及备品等的质量之和)。 最大总质量: 汽车满载时的质量。 最大装载质量: 最大总质量和整车整备质量之差。 最大轴载质量: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 车长: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在汽车前、后最外端突出部位的车辆两条垂线间的距离( mm ,以下各尺寸参数同)。 车高:车辆支撑平面与车辆最高突出部位相抵靠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 车宽:平行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车辆两侧固定突出部位(除后视镜、侧面标志灯、方位灯、转向指示灯等)的两平面之间的距离。 轴距:汽车直线行驶位置时,同侧相邻两轴的车轮落地中心到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两条垂线间的距离。 轮距:在支撑平面上,同轴左右车轮两轨迹中心间的距离(轴两端为双轮时,为左右两条双轨迹的中间的距离)。 前悬:在直线行驶位置时,汽车前端刚性固定件的最前点到通过两前轮轴线的两条垂面间的距离。 后悬:汽车后端刚性固定件的最后点到通过最后车轮轴线的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