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油地质知识要点.doc
石油地质
1、地球的形状是指大地水准面所圈闭的形状。
2、所谓大地水准面是指:由平均海平面所构成、延伸通过陆地的封闭曲面。
3、地球的形状为:扁率不大的三轴椭球体。
4、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地表形态可分为海洋和陆地两大地形单元。
5、根据海拔高程和地形起伏特征,陆地地形主要可划分为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形单元。
6、根据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可分为大陆边缘、深海盆地及大洋中脊三部分。
7、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海沟、岛弧
8、大陆边缘类型:被动性大陆边缘和主动性大陆边缘
被动性大陆边缘(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无海沟],由大陆、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和洋盆组成。
主动性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有海沟],包括安弟斯型和日本海型。
安弟斯型:由大陆、大陆边缘山脉、大陆架和大陆、海沟和洋盆组成。
日本海型:由大陆、边缘海、岛弧、海沟和洋盆组成。
9、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地球的密度、地球的重力、地球的磁性、地球的内部温度、地球的弹性及塑性。
10、常温层以下,温度随深度而逐渐增加。
11、地温梯度:常温层以下,深度每增加100m时所升高的温度值称为地温梯度。
12、地温级度:常温层以下,温度每升高1℃所增加的深度值称为地温级度。
13、地球的外部圈层由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构成。
14、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
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先后发现地球内部存在着7个显著的地震波速不连续界面。其中最主要的不连续界面有2个,称一级界面,分别为:莫霍洛维奇界面(简称莫霍面)和古登堡界面。
15、莫霍面之上称为地壳,之下称为地幔。莫霍面的深度,全球平均为33 km,在大洋之下平均仅为7km。
16、古登堡界面之上到莫霍面称为地幔,此界面之下到地心,称为地核。
17、软流圈是指岩石圈以下70—100公里至地下1000公里之间地震波的波速明显下降低速层。软流圈位于上地幔的上部,岩石圈之下。在洋底下面,它位于约60公里深度以下;在大陆地区,它位于约120公里深度以下,平均深度约位于60~250公里处。
18、岩石圈是指软流圈以上,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地球圈层。
19、由于软流层温度约为700~1300℃,已接近地幔物质熔点。据推测,地幔物质已部分熔融,故此认为软流圈是岩浆的发源地。
20、地壳是地质学研究的重点,厚度变化在5-70km之间。平均约为33km。地壳为固态岩石所组成,包括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三大岩类。
21、地壳厚度(深度)在大洋地区和大陆地区不同,在大陆区称为陆壳,厚20—70公里,平均33km;在大洋区称为洋壳,厚5—10公厘,平均7km。
22、陆壳中发现康拉德界面,是次一级界面,深约10km。此界面之上,岩石平均密度2.67,为花岗岩质,称硅铝层(Si-Al层)。此界面之下,岩石平均密度2.9,为玄武岩质,称硅镁层(Si-Mg层)。
23、研究认为,地幔内存在由深部到浅部的热对流,地幔内部并不是均质的,某些部分积聚的热量较多,可能成为热流向上运移的部位,称为地幔羽(或地幔柱);较冷的地幔热流体向下运动,这样就形成地幔内的热对流。
24、克拉克值:把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即地壳中元素的丰度),称为克拉克值。
25、自然界中岩石种类虽然很多,但根据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等三大类型。
26、地质作用:把自然界引起地壳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各种作用过程,称为地质作用。
27、地质营力:把引起地质作用的各种自然动力称为地质营力。
28、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可将地质作用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两大类型。
29、内力地质作用:是指由地球内部的能量(高温、高压)和地球自转的动能所引起的地质作用。
30、内力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
31、外力地质作用:是指以外能为主要能源而引起地表形态和物质成分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
32、外力地质作用主要在地球表面进行,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33、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近地表的环境下,由于气温变化,大气、水溶液和生物活动等因素的作用,使岩石在原地遭受破坏的过程。
34、根据风化作用的性质及其结果不同,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35、按风化产物物质成分、性质不同可以分为三类:碎屑物质、残余物质、溶解物质。
36、剥蚀作用:自然界中各种地质营力,对地表岩石产生破坏作用,并把破坏产物搬离原地的作用称为剥蚀作用。
37、按地质营力的形式,剥蚀作用分为河流的侵蚀作用、地下水的溶蚀作用、湖泊的剥蚀作用、海洋的剥蚀作用、冰川的刨蚀作用和风的吹蚀作用等。
38、河流:是指陆地表面有固定水道的常年水流,是地面流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07年考研英语一真题解析.pdf VIP
- 救护车司机培训计划.pptx VIP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 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docx VIP
- 20211121-华金证券-纺织服装行业周报:10月社零回升,消费市场回暖.pdf VIP
- 非均匀有理B样条:B样条曲面II及NURBS.pdf VIP
- 妇产科护理网络在线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应用.pdf VIP
- 十年(2016-2025)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40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反应热+速率平衡(原卷版).docx VIP
- 设备安装、维修合同模板7篇.docx VIP
- 广东六校2025届高三10月联考英语试题.pdf VIP
- 削坡减载施工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