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45页).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45页).ppt

2.3.1 地基土的液化——续 2、液化震害 引起地面喷水冒砂淹没农田,淤塞渠道,淘空路基; 沿河岸出现裂缝、滑移,造成桥梁破坏; 地基不均匀沉降、地裂滑坡等等。 液化使建筑物产生下列震害: 1.地面开裂下沉使建筑物产生过渡下沉或整体倾斜; 2.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物上部结构破坏,使梁板等 水平构件及其节点破坏,使墙体开裂和建筑物体 形变化处开裂; 3.室内地坪上鼓、开裂,设备基础上浮或下沉。 2.3.1 地基土的液化——续 3、液化的影响因素 (1)土层的地质年代和组成 土的地质年代越古老,其基本性能越稳定。 (2)土层的相对密度 密实程度小则空隙比大,容易液化。 (3)土的组成与性状 细砂与粗砂比较,由于细砂的透水性较差,地震时容易产生空隙水的超压作用,故细砂比粗砂容易液化。土的粘性颗粒含量越高,则越不易液化。 (4)土层的埋深和地下水位的深度 砂土层的埋深越大,地下水位越深,其饱和砂土层上的有效覆盖层压力越大,则砂土层越不容易发生液化。 (5)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 地震烈度越高,地震持续时间越长,饱和的砂土越容易液化。 2.3.2 液化的判别 当建筑物的地基有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时,应经过勘察试验预测其在未来地震时是否会出现液化,并确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抗液化措施。 《抗震规范》规定,当基本烈度为6度时,一般情况下可不考虑对饱和砂土的液化判别和地基处理,但对液化沉陷敏感的乙类建筑,即由地基液化引起的沉陷可导致结构破坏或使结构不能正常使用的,均应按7度考虑;当基本烈度为7~9度时,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进行判别和处理。 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两步进行,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凡经初步判别定为不液化或不考虑液化影响的场地土,原则上可不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的判别。 2.3.2 液化的判别——续 1、初步判别 《抗震规范》规定,对于饱和的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初步判别为不液化或不考虑液化影响的场地土: (1)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时,冲洪积形成的密实饱和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7~9 度时可判为不液化土; (2)粉土的粘粒(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百分率 (%)在7度、8度和9度分别不小于l0、l3 和16时,可判为不液化土。 2.3.2 液化的判别——续 (3)天然地基的建筑,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9m 8m 7m 砂土 8m 7m 6m 粉土 9 8 7 烈度 饱和土 类别 ---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m),计算时宜将淤泥和淤泥 质土层扣除; ---基础埋置深度(m),不超过2m时采用2m; ---地下水位深度(m),宜按建筑使用期内年平均最 高水位采用,也可按近期内年最高水位采用; ---液化土特征深度(m), 按右表采用。 2.3.2 液化的判别——续 查液化土特征深度表: 例 图示为某场地地基剖面图 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du=5.5m 其下为砂土,地下水位深度为 dw=6m.基础埋深db=2m,该场地 为8度区。确定是否考虑液化 影响。 解:按判别式确定 故需要考虑液化影响。 dw=6m du=5.5m db=2m 9m 8m 7m 砂土 8m 7m 6m 粉土 9 8 7 烈度 饱和土 类别 2.3.2 液化的判别——续 2、 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当初步判别认为需要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时,应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方法进行场地土的液化判别。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由标准贯入器、触探杆和重 63.5kg的穿心锤3部分组成。 标贯试验过程为: 第一步:用钻具钻孔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15cm处。 第二步:将标准贯入器打至标高位置。 第三步:以76cm的落距,用63.5公斤穿心锤打入 土层30cm,记录所用的锤击数为N63.5称为标贯击数。 贯入试验须判别地面下l5m深度范围内的液化, 当采用桩基或埋深大于5m的深基础时,尚应判 别l5 ~20m范围内土的液化。 2.3.2 液化的判别——续 规范规定:当饱和可液化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N63.5小于标 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cr值时,判为液化;否则判为不液化。 ---地下水位深度(m) ---饱和土标准贯入试验点深度(m)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按下表采用。 ---粘粒含量百分率,当小于3或是砂土时,均应取3。 括号内数值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和0.3g的地区 12(15) 18 8(10) 第二、三组 16 10(13) 6(8)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