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汽车行驶理论 2.1 道路交通系统 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由人、车、路、环境(含交通控制装置)组成的整体,每个组成部分都有其独立的功能或特性,按照特定的方式有规律地运行,以实现安全通畅的目标。 1).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 (1)纵向倒溜 当道路的坡度较大,牵引力 不足以克服下滑力和摩擦力时, 将发生倒溜。 设汽车行驶速度为v,方 向盘转动的角速度为ω,经 过t秒后,方向盘转动的角度 为φ=ωt,前轮转动的角度为Φ,Φ=Kφ =Kωt,(K1,可调控); 汽车前后轮的轴距为Lo,则汽车的转动半径 即曲线上任一点的半径与其距起点的距离成反比。 此式即为汽车等速行驶,同时以不变的角速度转动方向盘所产生的行驶轨迹-回旋线。 积分得 2).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 (1)横向滑移 当车辆所受的横向力较大,达到轮胎摩擦力的极限值时,将产生横向滑移。 横向力 重力 滑移 支持力 摩擦力 摩擦力 支持力 增加道路的横向坡度i。 (2)横向力系数μ=Y/Ga 汽车如何平衡横向力Y? Y=C.cosα±Ga.sinα 2).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 支承轮 横向力 重力 倾覆 支持力 摩擦力 (2)横向倾覆 当车辆所受的横向力足够大,以致于绕支承轮产生的力矩大于重力力矩,将发生横向倾覆。 φ ρ φ Lo 2.2.5 汽车在弯道上的行驶轨迹 式中v. Lo/(Kω)为常量,用常数C代替,则: t 秒后汽车行驶距离为 (1) 回旋线的方程为 R L = A2 A为回旋线参数 (2) 两式比较,若令 (1)中 C=A2 ,则两式完全相同。 因此,汽车等速行驶,同时以不变的角速度转动方向盘所产生的行驶轨迹线为回旋线。 * 昆明理工大学土木系 唐正光 道路交通:是人、车在道路上的移动. 设计、运营 驾驶员 车辆 道路因素 另外的车辆 其他车道 车辆特性 交通流特性 环境因素 能见度 交通冲突 灯光、距离等 信息流 信息控制 道路交通系统组成 道路交通的特点: 1、系统性:人、车、路、环境几个互不相同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2、动态性:道路交通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界交通环境的改变而变化,道路交通是一个动态系统。 3、复杂性(开式):在交通系统中,关系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甚多,不仅与系统内的因素有关,还与系统外的国家政策、生活水平、文化水平、经济条件等因素有关。 交通特性分析: 是研究交通系统各要素自身的特性,如驾驶员的交通特性、行人交通特性、乘客交通特性、车辆交通特性、道路交通特性等;研究交通流的特性;以及交通要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特性。 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2 车辆的交通特性 公路和城市道路所服务的各种车辆有小汽车、公共汽车、卡车、摩托车、自行车等。道路设计标准必须满足这些车辆的行驶要求。汽车的交通特征,如驾驶员的视线高度,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的特征等规定了道路设计的一些指标,如竖曲线会车视距的保证,平曲线最小转弯半径、超高值的确定等。 2.2.1 车辆的交通特性 一、车辆的分类 按车辆动力特性可分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按所担负的运输任务可将汽车分为3大类: 1、轿车:乘坐2~9人(包含驾驶员)。 2、客车:乘坐9人以上。 3、载货汽车:主要用于载运货物,其驾驶室可容纳2~6人 摩托车分类: 1、轻便摩托车: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50km/h,发动机排量不超过50ml的两轮机动车。 2、摩托车:整车质量不超过400kg,最高设计车速超过50km/h,发动机排量超过50ml的两轮或三轮机动车。 公路设计车辆的定义: 一种假设车辆,其尺寸和运行性能可用于确定公路、交叉布置和几何形状的某些要求。是设计所采用的有代表性的车型,其外廓尺寸、载重量和运行性能是用于确定公路几何设计、交叉几何设计和路基宽度的主要依据。根据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汽车和鞍式列车三类。 载重汽车:包括普通载重汽车、载重车牵引车与半拖挂的组合车。一般载重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R=12.0 m;载重汽车的输出功率与载重之比为0.75 kW/ kN,半挂车为的输出功率与载重之比为0.525 kW/ kN,半挂车的输出功率与载重之比值较低,为避免工程浪费,也不作为控制因素,但在受半挂车影响较大的特殊公路,在计算纵坡长度和设置爬坡车道时,则要考虑半挂车;在一般公路上,决定路线纵坡和坡段长度时以输出功率与载重之比为0.75 kW/ kN的载重汽车作为主要控制。 小客车:只要座位在九人座以下,总车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