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油勘探与开发
石 油 勘 探 与 开 发
100 2003年 4月 PETROLEUM EXPL0RAT10NAND DE、rELOPMENT Vo1.30 No.2
文章编号 :1000—0747(2003)02—0100—04
原油沥青质沉积引起储集层损害的室内评价
赵凤兰,鄢捷年
石油大学(北京)
摘要 :防止沥青质沉积造成 的储集层损害是渤海稠油油藏开发生产 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之一。结合渤海 SZ36.1油田实际情
况,使用岩心流动实验装置 ,建立沥青质沉积导致储集层岩心渗透率下降的室内评价方法,并应用 SARA法对稠油发生沥
青质沉积的可能性进行预测。评价实验结果表 明,损害程度与沥青质沉积量和储集层岩心的原始渗透率有关。沉积量越
大,原始渗透率越低 ,则损害越严重。表5参 l2
关键词 :原油;沥青质 ;沉积 ;油气层损害;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 :TE258.3 文献标识码 :A
沥青质沉积被认为是引起稠油油藏储 集层损害的 集层胶结物 以泥质、泥钙质 为主,水敏性、速敏性均较
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 ,国内外在沥青质沉积机理 、沉 强 ,其油层段砂岩多含泥质夹层 ,泥质胶结物平均含量
积条件、预防和清除措施等方面开展 了大量理论和实 超过 10%(见表 3);此外,储集层孔喉半径分布范围大 ,
验研究 引,但 尚未见到关 于沥青质沉积引起储集层损 孔喉半径主要为 5—63/~m,最大可达 200~/m以上。
害室 内评价方法的报道 。本文针对渤海 SZ36—1油 田稠
表 2 SZ36一l一5井储集层岩石物性参数统计表
油油藏 ,建立一种定量评价沥青质沉 积引起储集层损
害的方法,探讨沥青质沉 积量与储 集层 原始渗透率及
与渗透率恢复值之间的定量关系。
1渤海 SZ36—1稠油油藏概述
渤海 Sz36—1油 田位 于渤海辽东湾海域 ,所处水深
32m,含油面积 43.3km2,石油地质储量为 288×10t,所
产原油为重质高黏稠油 ,平均胶质含量为 24.2%,平均
沥青质含量为 8.1%,相对密度大 、气油 比低 。该油 田6
个开发平台油样的分析结果见表 1。
表3 SZ36一l一5井储集层黏土矿物的组成及含量
表 l SZ36一l油 田脱气稠油物性参数表
相对密度 黏度 初馏 点 凝 固点 含硫量 含蜡量 沥青质 胶质
,
‘
d4 d4 (mPa8·) (℃) (℃) (qo) (qo) (qo) (qo)
D O.96 0.94 712 174.O 一9.5 O.36 2.8 7.7 12.O
E O.96 0.49 788 186.O 一11.3 O.35 O.5 7.9 8.O
F 0.97 0.95 1529 216.6 —3.8 0.37 2.0 9.5 10.7
沉积后 的沥青质微粒粒径一般为亚微米级和微米
A 0.97 2374 222.5 —4.7 0.40 2.4 8.8 34.4
B O.95 528 159.4 —18.7 0.35 3.6 7.3 33.0 级 ,有时甚至可达 10~/m 以上。在油 田开发 过程 中,在
J O.96 0.49 740 166.1 —14.1 O.33 3.O 8.6 37.1 胶结疏松的储集层 内流动的稠油 中沉积出的沥青质微
平均 O.96O.94 1012 179.0 一l1.1 O.36 2.4 8.1 24.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