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3铝合金型材厚膜纯黑色表面处理技术.docVIP

6063铝合金型材厚膜纯黑色表面处理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063铝合金型材厚膜纯黑色表面处理技术.doc

6063铝合金型材厚膜纯黑色表面处理技术 晨怡热管 王举荣 齐中东 2009-5-29 23:42:56 摘要 通过试验研究,制订了生产厚膜纯黑色的6063铝合金型材的表面处理工艺制度,将其应用于大批量生产实践中,生产出符合用户要求的制品。   关键词 6063铝合金 黑色 厚膜型材 Black Thick Film Surface Treatment Technology for 6063 Aluminium Alloy Profiles Wang Jurong Qi Zhongdong (Northeast Light AlloyCo.,Ltd.,Harbin,150060,China)   Abstract The surface treatment process of the 6063 aluminium alloy profiles with black thick film was instituted,through test and research.It was applied to batch production.The profile met requirements of consumer were produced.   Keywords 6063 aluminium alloy;black;thickfilm prfiles   1995年我公司承接了北京西客站工程的部分铝门窗型材生产任务,用户要求提供氧化膜厚度17μm以上,封孔质量符合ISO国际标准,即磷铬酸失重小于30mg/dm2、纯黑色并具有很高光亮度的6063铝合金型材。但是在生产中要完全满足上述产品的技术指标要求有许多困难,产品成品率很低,各项指标往往顾此失彼,不能同时满足。为此,我们立项研究,经多次试验,找到了最佳生产工艺,将其用于实际生产中,能够同时满足用户各项要求,并且氧化成品率达到了99.5%。 1 试验方法 1.1 试验方案的思考和分析   以往对铝合金型材着黑色的研究表明:采用普遍的硫酸阳极氧化工艺,将阳极氧化膜厚度控制在10μm左右,选取适当的着色、封孔工艺,就不难生产出满足GB/T5237-93标准的6063铝合金型材。但是要生产出能同时满足膜更厚、纯黑色、封孔度和光亮度要求很高的产品,却没有现成的生产工艺可借鉴。   在生产中常常出现以下现象:当变化工艺参数使膜厚增加时,纯黑色则较易得到,但是封孔度却达不到要求的指标;而变化工艺参数来保证厚膜和封孔度指标时,黑色程度却下降,并且色调不正。我们根据上述情况结合氧化着色理论来分析,认为要使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应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形成氧化膜的阳极氧化工序上,在已确定的着色和封孔工艺基础上,寻找一种氧化工艺使其达到合格膜厚、黑色度、封孔度的要求。   在生产中我们还发现,不经抛光的氧化膜,其黑色度、光亮度(光反射能力)与6063合金的化学成分、挤压工艺、型材的表面质量有一定关系。平滑的型材表面与粗糙的表面相比较,其氧化着色后,前者更容易同时满足四项指标的要求。为此,我们也安排了合金成分和挤压工艺的试验。 1.2 试验方法   (1)考察Fe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2%和0.29%,而其它成分相同的两种6063合金制品的黑色度和光亮度的差异。   (2)考察挤压温度分别为470~480℃和500~520℃的制品的黑色度和光亮度的差异。   (3)采用正交试验法选择最佳氧化工艺,因素水平列于表1。 表1试验工艺因素水平 水平 氧化温度/ 氧化时间/min 电流密度/A.dm-2 1 24 45 1.5 2 20 40 1.3 3 16 35 1.0 试验过程中硫酸质量浓度控制在(155±5)g/L。   表面蚀洗时氢氧化钠质量浓度(55±5)g/L,温度(55±5),时间4~5min。   着色工艺采取镍锡混合盐交流电解着色法,其中硫酸镍质量浓度(45±5)g/L,硫酸亚锡质量浓度(17±3)g/L,硫酸质量浓度(25±5)g/L,硫酸亚锡稳定剂适量,pH值控制在1.0~1.3之间,温度25~27,通电方法如图1所示。 图1着色时的通电方法   封孔工艺采取冷封法,Ni2+质量浓度(1.0~1.3)g/L,F-质量浓度(0.3~1.0)g/L,pH值5.5~6.5,封孔时间20min,温度25~30℃。   试验过程中,对黑色度的评价采用目测打分法,超过标样要求且颜色最深的记为5分,最浅的记为1分,由浅至深划分为5个档次。   封孔度采用GB/T5237-93规定的磷铬酸重量损失法测量。试样封孔后均陈化24h后再测量封孔度。 2 试验结果   (1)第一项试验中,在挤压、时效、表面处理工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Fe的质量分数低的合金型材与Fe质量分数高的相比较,前者的黑色度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