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睿i3_i5_i7处理器深度剖析比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模组化设计再建新功,CPU中塞进GPU 模组化设计的Nehalem微架构,可灵活组合   英特尔在去年发布的Nehalem微架构非常成功,关键在于它采用可扩展的技术,每个处理器单元均采用了Building Block模组化设计,组件包括有:核心数量、SMT功能、L3缓存容量、QPI连接数量、IMC数量、内存类型、内存通道数量、整合GPU、能耗和时钟频率等,这些组件均可自由组合,以满足多种性能需求,比如可以组合成双核心、四核心甚至八核心的处理器。   正因为这样的模组化设计,英特尔可以灵活的制造出各种差异化的核心,比如在CPU中加入三通道DDR3内存控制器就是Bloomfield核心(研发代号,Core i7-900系列),加入双通道DDR3控制器和PCI-E 2.0控制器就变成了Lynnfield核心(Core i7-800/i5-700系列)。 1月8日,英特尔推出2010全新Core(酷睿)处理器家族   到了2010年,英特尔将GPU图形单元和CPU核心组合在一起,再加上双通道DDR3控制器和PCI-E 2.0控制器,搭配出了全新的Clarkdale核心(Core i5-600/i3-500系列),也就是本文的主角。严格上说,Clarkdale核心是基于Westmere微架构的,不过Westmere只能算是Nehalem的轻微改良版。   Clarkdale是CPU史上首款整合有GPU的处理器,同时也是首款采用32nm制程技术的CPU,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   在2010年1月8日,英特尔正式发布了Clarkdale核心的处理器,这样它与之前上市的Bloomfield核心和Lynnfied核心处理器组成了全新的Core(酷睿)处理器家族,即Core i7/i5/i3系列处理器,形成一个完整的高中低产品线。   Core i7以英特尔桌面旗舰处理器的身份统领高端消费市场,Core i5则是中端桌面处理器的领军人物,Core i3定位于Core家族入门处理器。在Core品牌之后,还有经典的Pentium品牌主导普通应用,Celeron系列提供入门级的解决方案,Atom处理器则是为上网本和手持设备量身定造。 ◆ Clarkdale:首款32nm制程CPU   英特尔的“Tick-Tock”战略众所周知,“制程技术-微架构”交替更新,比如说在2008年将CPU制程技术升级到了45nm,在2009年将微架构升级到了Nehalem,在2010年伊始,英特尔就非常精准地将制程提升到了32nm,Clarkdale乘此东风,成为首款采用32nm制程技术的处理器。 Intel 首次在45nm制程中使用了High-K+Metal Gate技术,漏电情况大幅降低   在45nm制程中,英特尔首次使用了High-K栅极介质和Metal Gate金属栅极,也就是“HK+MG”技术,使得晶体管漏电率大幅降低,具有非常出色的表现。   英特尔在32nm制程中,将“HK+MG”技术发展到第二代,同时改用第四代Strained Silicon( 应变矽) 技术,用SiGe、Dual-Stress Strained Silicon( 双应力应变矽) 以及先进的应变记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晶体管的开关速度和电源效率,这样可以让处理器频率和功耗获益匪浅。   32nm中的High-K等价氧化物厚度从45nm的1.0nm下降到0.9nm,Gate length(栅级长度)达到30nm,Gate Pitch(栅极间距)从160nm下降到只有112.5nm,也是有史以来最紧密的栅极间距。从性能上来看,与45nm制程相比,NMOS晶体管的漏电量减少5倍多,PMOS晶体管的漏电量则减少10倍以上,驱动电流也达到史上最高,晶体管整体性能提升22%,同比封装尺寸是45nm工艺产品的70%。   Clarkdale的诞生,正式宣告了处理器制程工艺又向前迈进一大步。而且制程技术的提升,是微架构进步的基石,明年,基于32nm制程技术的Sandy Bridge新架构尤其令人期待。 ◆ Clarkdale:首款整合GPU的CPU   AMD在收购ATI后,首先提出了CPU与GPU融合的概念,然而一直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英特尔后发却先至,发布了首款整合GPU图形单元的处理器Clarkdale。 一颗CPU里其实有两颗“芯”   但是现阶段的Clarkdale处理器,只是简单的将GPU和CPU封装在一起,并没有真正达到“融合”,一颗CPU里其实有两颗“芯”。这样双“芯”独立并存的方式可能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流。   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Clarkdale中的CPU核心是采用的32nm制程技术,而GPU核心还是采用的45nm制程。两个核心采用MCP(Multi-Chi

文档评论(0)

chqs5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