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生物知识专题突破练:专题12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docVIP

2015届高考生物知识专题突破练:专题12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生物知识专题突破练:专题12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doc

[直击考纲] 1.基因工程的诞生(Ⅰ)。2.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Ⅱ)。3.基因工程的应用(Ⅰ)。4.植物的克隆(Ⅰ)。5.动物的克隆(Ⅰ)。6.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Ⅰ)。7.胚胎工程及其应用(Ⅰ)。8.生态工程及主要类型(Ⅰ)。9.生态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Ⅰ)。 考点34 基因工程 判断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 (1)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必须通过分子检测(2014·天津,4A)( × ) (2)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必须通过分子检测(2014·天津,4C)( × ) (3)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2007·全国Ⅱ,4A)( √ ) (4)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2010·浙江,2A)( × ) (5)每个重组质粒至少含一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2011·浙江,6B)( √ ) (6)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属于基因工程(2010·大纲全国Ⅱ,5D)( × ) (7)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2010·江苏,18B)( × ) (8)重组质粒与探针能进行分子杂交是因为DNA分子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2013·安徽,6C)( × ) (9)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达(2011·四川,5D)( × ) (10)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2010·江苏,18C)( × ) 1.基因工程的工具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①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 ②作用 a.特异性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 b.切割两个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 ③结果:产生粘性末端。 (2)DNA连接酶 作用:将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两个DNA片段连接在一起。 (3)质粒 ①从存在位置看——在细菌中独立于拟核之外。 ②从化学成分上看——为双链环状DNA分子。 ③从功能上看——能自主复制。 ④从结构上看——常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 2.基因工程的原理与技术 (1)获得目的基因 获取方法 (2)形成重组DNA分子 ①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的基因和载体DNA,以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 ②用DNA连接酶连接两个切口(即相同的粘性末端),形成重组DNA分子。 (3)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①常用的受体细胞: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 ②导入方法:用氯化钙处理大肠杆菌,可以增加大肠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使重组质粒容易进入。 (4)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的表达 ①筛选: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培养受体细胞,选择含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 ②表达: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内表达产生人们需要的功能物质。 1.(2014·广东,25)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过程①需使用逆转录酶 B.过程②需使用解旋酶和PCR获取目的基因 C.过程③使用的感受态细胞可用NaCl溶液制备 D.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 答案 AD 解析 A项,过程①是通过逆转录获取DNA,逆转录过程需要用到逆转录酶。B项,过程②指的是从cDNA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不需要利用PCR技术,也用不到解旋酶。C项,过程③中使用的感受态细胞要用CaCl2溶液制备,而不是用NaCl溶液制备。D项,过程④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经导入受体细胞,可以用标记的目的基因为探针来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存在目的基因,即利用DNA分子杂交鉴定。 2.(2014·江苏,23改编)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6 个核苷酸序列 B.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DNA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 C.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 D.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 答案 D 解析 A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大多特异性地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但也有少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4个、5个或8个核苷酸序列。B项,PCR反应中温度周期性变化是为变性、复性和延伸创造条件。另外,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只是在延伸阶段发挥催化作用,变性和复性过程不需要酶的催化。C项,载体质粒上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而不是抗生素合成基因。D项,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不一定能正常表达。 3.(2014·重庆,4)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参与 B.③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整合到④的染色体上 C.④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⑤就表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