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部分 专题8 第3讲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提能专训12.docVIP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部分 专题8 第3讲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提能专训1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部分 专题8 第3讲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提能专训12.doc

提能专训(十二)Ⅰ.古代诗歌阅读(赠友送别、羁旅怀乡诗)专练 1.(2014·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怨·送别 (清)万 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注]。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杪:树梢。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主人公伫立江边目送朋友离去,一叶扁舟渐行渐远(扁舟越过林杪,船帆比沙鸥还小),直到看不见(仍久久不愿意离去)。(意思答对即可) (2)夕阳还有一竿高,离天黑尚早。这时主人公后悔不应该让朋友这么早离去,转而埋怨催朋友离去的人。这句词进一步抒发了主人公对朋友难舍难分的深厚情谊。(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1)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要描述送别场景,需要准确理解词的前四句的具体内容,明确这四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什么样的场景。抓住词人的所见之景,然后用恰当的语言组织答案即可。 (2)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能力。要理解词中某句话的含义,一般需要准确理解句中的关键字,同时还要思考这句话运用的表达技巧,结合表达技巧来理解词句的意思和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怪人催去早”一句,关键在于准确理解“怪”字,谁在怪,怪什么,为什么会怪,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明确这些便不难得出答案。 2.(2014·郑州质检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鹧鸪天 (南宋)史达祖 雁足无书古塞幽,一程烟草一程愁。帽檐尘重风吹野,帐角香销月满楼。 情思乱,梦魂浮,缃①裙多忆敝貂裘。官河②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 【注】①缃:浅黄色。②官河:运河。 请结合全词,对“官河水静阑干暖,徒倚斜阳怨晚秋”两句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这两句词人想象(梦见)家中的妻子也常凭栏远眺,思念远方的游子,将自己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更加深沉含蓄。②河水平静,阑干温暖,烘托了家乡温馨美好的氛围,与塞外的幽远苍凉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羁旅思乡之情。③词人用“徙倚”这一细节写妻子随日影的移动不断变换倚栏位置,直到斜阳西下秋寒袭来,细腻地表现了妻子的盼归之情。 【诗歌鉴赏】 该词表达了词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上阕,写在羁旅行役中的词人的愁绪,感情凝重、意境深远。首二句,写词人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盼望家中的书信,他仰望长空的大雁,期望它能够带着亲人的书信,然而只是奢望,苍茫幽远的塞北风云益发增添了他怀念家乡的忧思。“帽檐”句写词人长途跋涉后的状况:冷风肆虐,帽檐尘土加厚。最后一句写词人孤宿客馆中的寂寞,帷帐香销,月满高楼,深夜辗转,耿耿难眠。下阕,从对方写起,一、二句,既是词人此时的心态,也是家乡妻子的心情表露,“缃裙”句描写了妻子对穿着貂裘远在塞北漂泊的游子的思念,“官河”句描写了妻子倚着栏杆痴痴地凝望着官河静静的流水,“徙倚”句表现了妻子凭栏望远的时间之长。 3.(2014·福建厦门3月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梅花引·荆溪阻雪 蒋 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1)词人是“身留”还是“心留”?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这首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是“身留”。词人旅途遭遇风雪,无法前进,因而愁锁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