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焦点集训 11-1 Word版含解析.docVIP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焦点集训 11-1 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焦点集训 11-1 Word版含解析.doc

[题组一 人物形象] 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胡逸老致虚庵① 黄庭坚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②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③生蚌胎。 山随宴坐画图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山观水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④。 【注】 ①致虚庵:书房名。②:竹器。《汉书·韦贤传》:“遗子黄金满赢,不如一经。③明月:珍珠。④灵台:此指心。 (1)胡逸老这一形象有何特点?请简要概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本诗的颈联为“奇句”“奇语”。那么,“奇”在哪里?请加以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高雅,不慕名利;仁爱,能济困扶危;闲逸,旷达。 (2)①化静为动。将致虚庵依山傍水的位置,作了动态描写,“出”“来”二字,将山水写活了。②化实为虚。把山比作画图,尽可让读者想象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图”,夜来风雨是隔窗听到,并非眼见,也是虚写实事。③情景交融。前句写视觉,后句写听觉,整联都有能视能听的主体存在。宴坐的闲适,听雨的从容,都充分地表现出来了。(说出其中两点即可)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融上人兰若【注】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 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1)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诗人所拜访的是一个避世清修、洒脱散逸的高僧形象。禅室建于山头,远离尘世,禅室无人,窗外溪流鸟飞,僧人不知何处而去;静谧幽雅的环境烘托出僧人的情趣高雅;“挂僧衣”的细节体现了僧人的悠闲洒脱。 (2)①以景作结,读来蕴藉含蓄,耐人寻味。②从色彩和声音(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从“以响衬静”角度作答亦可)③讲究炼字。“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 [题组二 景物形象]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京秋 周密 烟水阔。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碧砧度韵,银床飘叶。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   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楚箫咽,谁倚西楼淡月。 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词的上片首句从远处落笔,“烟水阔”展现出辽阔苍茫的自然景色,“高林”“晚蜩”“碧砧”“银床”,景物由远及近,这四句色彩冷淡,声响凄清,有层次地描绘出一幅湖天秋暮图。 4.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四首(其一) 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