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利用外商投资中国利用外商投资.ppt
一、利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 我国利用外资指利用大陆以外外国资本和港、澳、台地区的资本。 3.初步投资阶段(1984——1991年) 四、中国利用外资的法律框架 五、外资在华地区分布及流向 六.外商投资方式 七、1978-2007年外资主要来源国 八、外资的产业和行业分布 2. 外资行业分布 九、外资企业享有税收优惠 一、跨国投资的有利影响 1.弥补我国资金短缺 2.拉动GDP增长 3.增加劳动就业 4.促进外贸出口 5.带动技术进步 1.弥补资金短缺 GDP的计算公式: GDP=(总消费+总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3.增加劳动就业 外资企业出口额和进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的比重: 5.技术外溢带动我国技术进步 二、跨国投资的不利影响 1.经济安全威胁 具体表现: 品牌侵蚀——通过收购我国品牌,并将其打入“冷宫”,在中国市场上中国品牌大量“消失”。 技术控制——控制“技术秘诀”。 行业垄断——外资在我国许多行业占有50%以上市场份额。 品牌侵蚀 在我国与国外资企业合资中,许多国内知名品牌在合资后被外方吃掉,“民族品牌”从市场上逐渐消失、难觅其踪。 例如: 化妆品市场上,国外品牌占领了75%的市场份额; 洗涤用品市场上,全国4大年产超8万吨的洗衣粉厂已被外商吃掉3个; 昔日我们许多耳熟能详的本土名牌,如:“扬子”、“香雪海”、“红梅”、“熊猫”、“活力28”、“天府可乐”、“北冰洋”等,一个个都淡出视线消失。?? 2008年7月30日,强生宣布完成对大宝的收购,这个低端消费市场的领导者能否“天天见”尚不明朗; 一度独领风骚的乐百氏,在被达能收购前曾做到了中国市场第一,占到30%的份额,在收购完成的六年后,市场份额仅为5%; 纳入竞争对手吉列之手的南孚电池在海外市场无所作为; 易手后的“中华”和“美加净”在联合利华的大树底下没能发扬光大; 小护士与欧莱雅历时4年的谈判没能换来完美联姻,收购完成后欧莱雅也曾投入重金发展“小护士”,怎奈因种种原因折戟沉沙,此后这个老化的品牌便基本陷入自身自灭,占有率逐年锐减,品牌排名也到了十名之外…… 技术控制 外资企业向中国转移的技术,大多是已经成熟的或者较为落后的,部分先进技术(专利),也被外资企业垄断,唯恐被模仿和抄袭。 目前,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有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即使那些在国际市场中被广泛认为已经具备竞争能力的产品。 2.争夺资源与环境污染 外商投资企业多集中在纺织、造纸、化学原料等行业,加剧我国能源供求矛盾。 并且,这些行业属于高污染行业,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据统计,日本将60%以上高污染产业转移到了东南亚和拉美;而美国则将39%的高污染产业转往发展中国家。 我国是发达国家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密集地区。 2001年东部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吸收的外商投资为1652亿元; 2003年增加为2080亿元,占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吸收外商投资的86.6%。其中,高污染产业和中等污染产业分别占我国的86.5%和87.4%。2005年污染密集型产业吸收外商投资增长为3276亿元。这种集中性环境污染必然会带来自然生态环境的失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为题; 2007年在江苏发生的“太湖蓝藻”事件就是大自然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惩罚。中国工程院院士、湖泊环境研究主席、科学家刘鸿亮教授对全国55000千米河段进行了研究调查,报告显示,23.3%的河段水质污染严重而不能用于灌溉,45%的河段鱼虾绝迹,85%的河段不符合人类饮用水标准,而且河流自洁等生态功能也严重衰退,形式异常严峻。 3.不公平竞争(对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政策) 1) 土地政策不平等(对外商企业免费供应土地)。 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大量无偿出让农用耕地。 2)税收政策不平等。 ?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资企业贯彻“税负从轻、优惠从宽、手续从简”的原则,实施“两免三减半”政策。 另外:许多跨国公司通过“价格转移”,逃避税收。 近几年来许多亏损的外资企业的平均投资增长率达30%~40%,外资企业的“长亏不倒”,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法则和企业经营的常规。外资企业的这种假“亏损”、“零利润”,不仅使合营、合作企业中的中方利益受损,更使国家税收流失严重。 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外资企业每年至少有1000亿元的税金未能入库,给我国经济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你认为: 国外投资对中国构成了经济安全威胁吗? 郎咸平:从种子到餐桌的危机.f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