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临习《前后赤壁赋》.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怎样临习《前后赤壁赋》 赵孟頫与《前后赤壁赋》 $ v0 y5 X5 H/ M0 E1 z2 D# J 9 G4 I3 r5 L: k$ g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又号水精宫道人,浙江吴兴人,为宋皇室赵德芳的后代。赵孟頫于元至元二十三年应选入朝,一生为官,逝后追封魏国公,谥文敏。 5 D, j6 E/ E$ U# {# X7 H ( U4 `. v) F v6 C. X赵孟頫博学多才,学识过人,诗文、书画、音律均善,亦旁通佛学,明何良俊誉之为“上万五百年,纵横一万里”的人物。然其为宋之皇室,后降附“敌国”沦为贰臣,是以又有傅山、康有为等刚直之士薄其人遂恶其书,大加讥贬。 - T0 D3 y6 t- Q* L N7 g/ K 0 C: P B m/ A. w( z??J客观地评价,赵孟頫书风能笼罩于元、明、清诸代,首先应归功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归功于其对传统的精确阐释。赵孟頫是个很复杂的人物,我们可以非议其骨气,但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其书法。笔者以为当代姜澄清先生的评价较为精当:“书法至赵孟頫才最终确立了‘婉约’的地位。而赵书的出现,是与时代潮流相感应的,并不偶然。”(见《中国书法思想史》) 2 d9 X??f9 u. j1 m W5 X+ m ) K??_! z3 r4 r; ^作为开宗立派的人物,赵孟頫早年学宋高宗,中年的专习“二王”,虞集谓之“楷法探《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谐《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变其形”。同时对篆、隶、章草等赵皆苦心研习,晚年又着力李北海,因此深厚的传统积淀成就了赵体的辉煌。 ; z ]% c; U, d2 l??o3 z??U7 `) F# `( k: i 《前后赤壁赋》一文为苏东坡贬谪黄州,在人生最为失意、最为灰暗时所作的名篇。公元1301年,时年47岁的赵孟頫重读此文时,其内心的隐痛击打着他的心灵。这时当“明远弟”(此卷跋文中记)呈纸求书时,他内心的郁闷与悲凉便随着东坡的语言汩汩流淌。他的婉约凄美的笔调款款写来,恬然而静谧在宣泄着自己的情怀。这就是赵孟頫这件书法作品(附图为局部)的创作背景。1 w, q- x8 g6 S - y3 W) x7 m??{6 ~2 X: I5 ` , B* t! q: l( [??J $ n/ {8 l/ a b: ^ L$ l8 _ i??n0 n# m( {, q# @. z??M 6 e5 m??B0 N V5 `7 n m二、临写准备 9 Y2 J$ w, [ F! a / m7 d) d+ L??`8 `1 X准备下笔临写前,我们应当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准确的思想切入,二是相关的工具选择。 ! \ H4 T7 Y7 P+ f2 o0 M# ~ % r# ^: |2 N8 ~《前后赤壁赋》卷(附图为作品局部)为赵孟頫47岁时所作,艺术上正值其深研“二王”书风的阶段,已对行草技法有了相当高的体悟。而在思想上,此时的他仕途得意,但心中依旧有些黯然,一是因为朋友的冷漠,二是来自发自内心的某种抑郁。他需要一方承载心绪的净土,他把自己融入了笔墨世界。 ??C4 @. E6 d8 e4 V8 B4 T, b7 j 7 U* a5 p) v7 a0 E G“婉约派”是委婉而含蓄的,因此赵孟頫的书法没有多少“情绪上的起伏变化”(熊秉明语),点画间不追求跌宕俯仰。我们在临写前要调整好心态,意气平和,首先在思想上要尽可能地贴近它。 0 j1 Q* n0 Q, G# G 0 X4 |# [ T) N/ F! n此卷为行书横幅,纸色古朴,笔致细腻,十分典雅。作为“二王”一脉的小字(约1.6厘米见方),临写用笔一定要选择精品狼毫。用什么样的墨也要心中有数。墨太浓易滞笔散锋,太淡会渗开伤神,影响线条的清爽之气。可用书画墨汁滴适量的水。纸的选择也挺有讲究。切忌用生宣,宜选较熟一些的。临写可用毛边纸糙面创作宣用洒金宣。洒金宣既可显出色墨的变化,又能表现细微的线条,有助于激发创作欲望。 ??l, E. Y3 t. b; L4 {; d8 I9 B g% A# m1 x5 ^ 如果有条件的,还可以详细了解一下赵孟頫的生平,读读其诗文、绘画,研究一下元代“文房四宝”的发展史,这些对于我们更准确地学习传统都是大有裨益的。 6 m% ~7 n: y3 x y. |3 ~ 4 v% b) A2 y+ ]4 _* h3 f: W$ t/ a D$ X, y! w7 i 0 i* C??]4 } T???; v 9 h( J. C. R2 p) P# m1 y+ _! i: T$ Z* s J( g 三、《前后赤壁赋》笔法分析 2 R9 O8 Z2 b q: H+ J# l$ S2 I0 Y 对于用笔,赵孟頫有句名言:“盖结字因时相传,用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