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插值与拟合
所属课程 数学软件与实验
实验类型 综合型实验
专 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一、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
学会在matlab环境下使用几种不同的插值法和拟合两种方法构造函数依据已经知道的某些特殊点来推测实际问题中需要知道但又不便于测量出来的量。
【实验原理】
1. z=interp2(x0,y0,z0,x,y,’method’):要求x0,y0单调;x,y可取为矩阵,或x取行向量,y取为列向量,x,y的值分别不能超出x0,y0的范围。
2.分段线性插值与计算量与n无关;n越大,误差越小.
3.三次样条插值比分段线性插值更光滑。
4.‘linear’ : 分段线性插值;‘spline’ : 三次样条值。
【实验环境】
MatlabR2010b 二、实验内容 问题1 对函数,x([-5,5],分别用分段线性插值和三次样条插值作插值(其中插值节点不少于20),并分别作出每种插值方法的误差曲线.
1.分析问题
本题先取出少量的插值节点并作出图形,再用分段线性插值法和三次样条插值法做出更精确的图形,最后在作出误差曲线。
2.问题求解
x=-5:0.5:5;
y=1./(1+x.^2);
x1=-5:0.01:5;
yl=interp1(x,y,x1,linear);
ys=interp1(x,y,x1,spline);
plot(x,y,*,x1,yl,r,x1,y2,b)
y0=1./(1+x1.^2);
y3=yl-y0;
y4=ys-y0;
hold on
plot(x1,y3,y,x1,y4,g)
3.结果
4.结论及分析
通过实验,结果正确,分析无误。
问题2 山区地貌图 在某山区(平面区域(0,2800)((0,2400)内,单位:米)测得一些地点的高程(单位:米)如表1,试作出该山区的地貌图.
表1
2400
2000
1600
1200
800
400
0
1430 1450 1470 1320 1280 1200 1080 940
1450 1480 1500 1550 1510 1430 1300 1200
1460 1500 1550 1600 1550 1600 1600 1600
1370 1500 1200 1100 1550 1600 1550 1380
1270 1500 1200 1100 1350 1450 1200 1150
1230 1390 1500 1500 1400 900 1100 1060
1180 1320 1450 1420 1400 1300 700 900
Y/X
0 400 800 1200 1600 2000 2400 2800
1.分析问题
本题是给出粗略等分点让你插入更多点用双线性插值法来作出更清晰的山区地貌图。
2.问题求解
x=0:400:2800;
y=0:400:2400;
z=[1430 1450 1470 1320 1280 1200 1080 940;
1450 1480 1500 1550 1510 1430 1300 1200;
1460 1500 1550 1600 1550 1600 1600 1600;
1370 1500 1200 1100 1550 1600 1550 1380;
1270 1500 1200 1100 1350 1450 1200 1150;
1230 1390 1500 1500 1400 900 1100 1060;
1180 1320 1450 1420 1400 1300 700 900];
mesh(x,y,z)
xi=0:20:2800;
yi=0:20:2400;
zi=interp2(x,y,z,xi,yi,cubic);
mesh(xi,yi,zi)
3.结果
4.结论及分析
通过实验,结果正确,分析无误。
三、实验小结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HP打印机5100代码5200代码.doc VIP
- 2025贵州毕节七星关区德溪街道中心校(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五实验学校)教师“跨校竞聘”2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贵州毕节七星关区实验学校教师“跨校竞聘”6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电机拖动与电气控制 第2版 教案全套 葛芸萍 第1--7章 变压器 ---典型机床电气控制.docx
- 汇川变频器MD320手册.pdf VIP
- 2025贵州毕节七星关区碧阳街道中心校(毕节二十二小)教师“跨校竞聘”3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班主任技能竞赛试题 (2).doc VIP
- 吡啶喹唑啉中间体的合成方法与设计方案.pdf VIP
- 培训资料-子宫内膜增生.ppt VIP
- 2025广东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博罗分局和博罗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办公室招聘编外人员3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