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对高师民族音乐理论教学与研究的思考.pdfVIP

对高师民族音乐理论教学与研究的思考.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高师民族音乐理论教学与研究的思考.pdf

对高师民族音乐教学与研究的思考 范晓峰 ( 宁波教育学院艺体学院,浙江宁波 315010) 摘要: 高师民族音乐教学与研究,是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 它直接反映其主体意识的存在,直接体现其教学原则和文化传承方向与 传承方式。如果从教育模式来认识高师民族音乐教育,所要建构的是三 个体系即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和学科体系。建构的基础则是民族音乐理 论的研究成果。而目前高师民族音乐教学,更多地是将民族音乐文化还 原为西方“艺术音乐”形态下的“物”的原型来加以认识和分析,并在 理念上存在某种偏差和极端化倾向。 关键词:高师民族音乐理论;教学;研究;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2560(2005)02-00 现今对中国音乐的认识,就目前学术界较为一致的共识包括:民族 民间音乐、传统音乐、民族音乐三大类。具体来说,民族民间音乐以其 传统的五分法包括民歌、曲艺、戏曲、民族器乐和歌舞音乐。传统音乐 则包括了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民族音乐则指二十世纪初五 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创作、改编的所有音乐。上述三大类共同构成中国音 乐。应当看到,这一学术共识的形成,是中国音乐学家经历了近百年的 研究、思考和探索的结果。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民族音乐学的传入 和发展,为中国音乐的研究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启了新的思路, 拓宽了研究视角。这无疑也为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 机。 但令人遗憾的是,学术界的研究共识并没有被高师音乐教育的实践 所重视。现今高师民族音乐的教学仍以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为主线,据 笔者了解,对该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寥寥无几。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对民 族民间音乐的形态描述方面,基本不涉及文化学、民族学、民俗学、 收稿日期:2004-11-08 作者简介:范晓峰(1961-),男,浙江宁波人,宁波教育学院艺体学院教授。 1 会学等方面的知识,以一种静态的、固定不变的心态去面对教学内容, 好像在做音乐形态学上的“考古”发现。此外,中国音乐史和中国音乐 欣赏作为“主线”的配置课程,仍然没有摆脱两者分离而各自独立的局 面,即史中无声,声中无史。虽然,我国古代的哲人用意、象、言精辟 地概括了文化存在的三个基本层面① ,并将其理解为文化存在的合力基 础,是特定社会文化存在中相互影响和相互支撑的着力点。然而高师的 民族音乐教学却对文化因素视而不见。如果说音乐不是一种文化,肯定 会遭到众人的反对。但在我们的意识深处,西方工业文明和文化模式的 理念始终伴随并左右着我们,即所谓的“艺术音乐”。当这种理念面对中 国音乐时,特殊的文化观念和社会心理背景很难使其“对号入座”,于是 以西方“艺术音乐”的理念来解释中国音乐文化现象的事便频频出现。 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高师音乐教育似乎显得无能为力。 文化的变迁和发展,主要体现在物质、制度、观念三个层面。当今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似乎让更多的人更加坚信这种一体化必然 带来文化的一体化。知识经济的本质即高技术经济和高智力经济已在逐 步取代传统工业支柱和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传统经济模式。由 于物质(生产力)层面的这一显著变化,使人们在制度和观念层面不得 不思考如何顺应物质层面的变化,或者说,人们是在急于寻找能够与之 相适应的制度和观念,来求得一种文化发展中的平衡心态。正如二十世 纪初我们所遇到的情况一样② 。但无可否认,“五四”为中国文化注入了 新的活力,它批判的态度带有一种自省的力量,当然,这其中的“极端 与盲目”也是显而易见的。其失误之处在于将生产力观念与文化观念等 同起来。现今的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加之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世界在 物质(生产力)层面朝着趋同的方向发展,它诱使人们试图在制度和观 念层面也标识出一个趋同方向。因而有人提出了关于“中国音乐现代化” 的问题,重提“向西方乞灵”的问题。其失误之处仍然是相同的。就文 化而言,没有一种文化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型文化,更没有一种对 所有社会都起作用并具有绝对价值的文化。特定的人、特定的社会、特 定的意识、观念和心理特征就决定了它是特定文化下的特定存在,这种 2 特定存在是无法用其它文化来替代的。恐怕想移植都很难,因为社会与 环境的整合力无法使这种移植保持它原有的纯洁性。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