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歌小曲的文献考察.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3月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Mar.,2015 ofSchoolofChinese andCulture Normal 第1期 Journal Language Nanjing University No.1 清代民歌小曲的文献考察 邓晓东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清代民歌小曲文献可以乾隆元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传世文献较少,但对于 了解明清之际民歌小曲的嬗递有较大价值。后期随着花部的迅速发展,民歌小曲集逐渐增多, 至嘉庆、道光间,各类民歌小曲文献已十分丰富。及至清末,出现了大量单首或数首合刻的木 刻本、手抄本,这类文献未经辑录整理,保存了民歌小曲的原生面貌。 关键词:清代 民歌小曲 文献 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 自人们发现明代民歌小曲有“我明一绝”【1“㈣的美誉以来,明清两代的民歌小曲便成为研治中国古 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相对而言,人们对于清代民歌小曲的认识和研究远远不及明代,原因 之一便是清代民歌小曲的文献至今尚缺乏系统的整理。因此,对清代民歌小曲的文献进行梳理,是推动 清代民歌研究的首要任务。由于民歌小曲演变的主要方式体现在其曲调的变迁上,故而在梳理清代民 歌小曲文献的同时,留心其曲调的变化便可一窥清代民歌发展之大要。 清初民歌小曲文献虽然传世不多,但扎根于民间的民歌小曲,从来都是生生不息,处处传唱,这可以 从清初文人的记载中获得证明。明遗民方文的《都下竹枝词》有云:“侵晨旅舍降婵娟,便脱红裙上炕 眠。傍晚起身才劝酒,一回小曲一筒烟。”【2』(M圳明遗民屈大均的《宗周游记》有云:“乙巳仲冬,予从苍 舒杜子人陕西……丙午正月朔在寺……二月二13观会于汉桃洞,洞去泾阳六七里,有东岳祠,士女至者 数万人,百戏纷纶,迭呈妙幻,若走短、打碟、搦筝、唱炼相、演元人院本杂剧、弹大小琵琶、歌讴风花雪月 《琐南枝》、《玉娥郎》,凡数十队,多边塞音声。”【3 J(班2。17’这两则材料,前者写于顺治十五年(1658),后者 所记之事在康熙五年(1666),均可窥北京和泾阳(陕西)两地民歌小曲传唱情形之一斑。 《新镌南北时尚万花小曲》是目前所见清代最早的民歌小曲集。此集有两种版本,一为乾隆九年 (1744)京都永魁斋刻本,即傅惜华先生所见本。另一版本为《善本戏曲丛刊》所收金陵奎壁斋本,书末 署“岁在丙申秋月”。据学者考证,此“丙申”当为顺治十三年(1656)HJ。也就是说,奎壁斋《万花小曲》 刊行的时间,比永魁斋本要早88年,永魁斋本当是据奎壁斋本翻刻而来,除了将卷首目录识语中的“金 陵奎壁斋藏”改成了“京都永魁斋”外,其他一仍其旧。该集所收《劈破玉》、《吴歌》、《银纽丝》、《玉娥 郎》、《金纽丝》、《醉太平》、《黄莺儿》等均为明代已见的曲调,且其曲词也有不少是从明代因袭而来。[51 收稿日期::2014—11—25 作者简介:邓晓东,男,1981年生,江苏苏州人,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历代民歌整理与研究”(编号:09JDZ00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规划青年基金项目“清初人选清初诗与清初诗学的建构”(编号:12YJC751013)。 59 万方数据 其中的《十和谐》虽不见于明代,但晚明冯梦龙辑《山歌》卷一《睃》后附录冯氏幼年所记《十六不谐》,两 者句式甚至不少字句都一样,足见它们之间的演化关系。此外,《小曲》十六首未标曲调名,其内容也不 见于明代小曲;《西调鼓儿天》是目前所见关于《西调》最早的文献,对于了解《西调》之起源、曲调风格 等意义重大。总的来说,作为清代第一部民歌小曲集,《万花小曲》保留了民歌小曲由明入清的痕迹,对 于探讨明清之际民歌小曲之演进很有价值。 《新镌南北时尚丝弦小曲》是继《万花小曲》后又一清初所编的民歌总集。封面标“新刻南北时尚丝 弦小曲”、“姑苏王君甫发

文档评论(0)

xwbjll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