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研究概况.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肿瘤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研究概况.pdf

维普资讯 第33卷第 17期 中 国 中药 杂 志 Vo1.33,Issue 17 2008年9月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September,2008 抗肿瘤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研究概况 许旭东 ,胡晓茹,杨峻山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094) [摘要] 从药用植物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药理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等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 喹啉类生物碱,吲哚类生物碱 ,芪类化合物 ,二萜类化合物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内酯类化合物 ,醌类 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蛋白质类化合物以及一些具有抗癌活性的多炔类化合物等中草药活性成分在抗肿瘤方面 的研究进展。总结并探讨了当今抗肿瘤天然产物研究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 抗肿瘤;天然产物 ;生物碱;黄酮 ;萜类;多糖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302(2008)17-2073-O9 当今世界,恶性肿瘤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 将其分为萜类生物碱、喹啉类生物碱、吲哚类生物碱和甾体 人类致死病因,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发表的报告,在28个工 类生物碱等。 业化国家内,男子癌症死亡率上升55%,女子上升40%,其 1.1 萜类生物碱 中胃癌居首位,其他依次为食道癌 ,肝癌 ,子宫颈癌和肠癌 目前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的萜类生物碱种类较少,主要是 等。尽管近几年来肿瘤的化疗取得了显著进步,白血病和恶 倍半萜类生物碱。日本学者Morita等从金钗石斛分得的pi— 性淋巴瘤患者的寿命明显延长,但是对危害生命健康最严重 crotoxane倍半萜型生物碱 flakininsA,B以及 mubironineC, 的占恶性肿瘤9o%以上的实体瘤的治疗未能够得到有效的 具有小 鼠白细胞 L1210的细胞毒性作用,体外 Ic 分别为 解决。全世界每年癌症的死亡人数为630万人左右,估计到 4.0,8.5,2.6mg ·L~112]。 雷公藤康碱是从 台湾产雷公藤中 2020年,数字可能增长 1倍左右。因此,全球每年投入大量 分离得到的雷公藤生物碱 ,具有很强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 的人力物力用于研究开发防治癌症的新药物。 作用 ,在体外3.00mg·L 对 K562细胞及 HL细胞抑制率 中药是我国人民数千年来与疾病斗争的结晶,是中华民 为87%,对HL-60的抑制率为90% 。 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域辽阔,地理和气候带 1.2 喹啉类生物碱 类型丰富多样,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对保障人民身体健 1.2.1 苄基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 此类生物碱是 占目前具 康和推动世界药学的发展都做出巨大贡献。随着中药 日趋 有抗肿瘤生物碱成分中最多的一类。从毛茛科黄连属、小檗 国际化,抗肿瘤中草药的活性成分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 科小檗属植物中分得的小檗碱,通过抑制肿瘤细胞 DNA多 视,已经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热点之一。特别是在新 聚酶,抑制癌细胞的核酸合成,抑制嘌呤核苷酸合成的中间 药及其新药先导化合物发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体羟胺的作用,从而具有抗肿瘤效果 。小檗碱的抗肿瘤作 1 生物碱 用存在构效关系,季胺盐、多环以及环上取代基的种类和取 生物碱类成分在已分离出的具有抗癌作用的活性成分 代位置均可影响其与受体、酶和 DNA之间的作用。小檗碱 中占较大比重,研究较多的为吲哚类生物碱和喹啉类生物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