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可行性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钟街道龙潭社区 公益性公墓建设可行性报告 一、公益性公墓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金钟街道成立于2013年12月,地处会泽县县城西部。区域面积200.5平方公里,辖龙潭、金钟2个社区,以则、鱼洞、以礼、石鼓、松山、温泉、乌龙、竹园、麦地、三家塘10个村委会,152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13787户45272人,其中:农业人口34744人。金钟街道以辖区内有省级森林公园金钟山而得名,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景区内有举世瞩目的亚洲第一土坝,旖旎多姿的以礼河,与城交相辉映的文笔塔;交通便利,京运街、春晓街、抚军街、木府街、后公路、通宝路、瑞峰路、瑞祥路四纵四横交错相织,国道G85渝昆高速、省道长巧线、会东线、县道会曲线穿境而过。新金钟,新征程,金钟街道按照会泽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以“生态旅游”、“自然观光旅游”等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要求,进一步增强发展软实力,提升城市品位,力争建成一个“山清秀、水清澈、城清爽”和有“新气象、新面貌、新体验”的城市新区。 龙潭社区位于县城西郊,是现在金钟街道办事处所在地,区域面积约8平方公里,有耕地1816.5亩,山林面积3395亩,平均海拔2120米,年平均气温12.7℃,年降水量822.8mm。居委会辖20个居民小组,12个村民小组,有居民1123户,3107人;有农户503户,农转城872户,4716人,总户籍人口7823人。常住人口26500余人,是办事处经济、文化、政治活动中心。区域内道路畅通,有“四横五纵二沟”(四横:中屏路、通宝路、瑞丰路、二环路,五纵:春晓街、龙潭街、扶军街、文笔街、木府街,二沟:乌龙幕沙沟、潘家沙沟)贯穿全龙潭社区。 以人为本,把握难点,确立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的科学思路。首先, 随着殡葬改革工作的实施,遗体火化率有所提高,迈出了殡葬改革目标的第一步。但如何解决好死亡人口的遗体、骨灰安葬和处置问题,则是殡葬改革最终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其次,金钟街道按照会泽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以“生态旅游”、“自然观光旅游”等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要求,进一步增强发展软实力,提升城市品位,力争建成一个“山清秀、水清澈、城清爽”和有“新气象、新面貌、新体验”的城市新区。面对这一实际问题,街道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研究,一致认为:解决好农村遗体安葬和处理问题,不仅对深化殡葬改革有着深远意义,也是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单纯靠行政手段,也不能单靠说服教育,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解决群众安葬遗体和处置骨灰的实际问题。经过研究,认为建立公益性农村公墓是国家政策所允许的,虽然前期建设投入大一些,也存在后续管理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农村公墓占地面积小,对土地的需求有限,维护费用较低,可循环使用,且距离群众较近,方便群众祭祀。不仅可以解决长期以来死亡人口的遗体及骨灰安葬和处置问题,也可使群众逐步形成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从现在实际情况看,全县死亡人口的遗体及骨灰都实行土葬。将遗体及骨灰土葬的主要原因是 “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还根深蒂固,认为人死后就应该将遗体及骨灰埋葬起来。因此,全县每年的死亡人口都用棺材进行 “土葬”,使耕地、林地里出现大量坟头。目前,全县尚无一处公益性公墓山,群众乱埋乱葬,私墓大规格建造势头难以遏止,导致“青山白化”,山林土地破坏严重,给村居建设、环境保护、文明创建、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这不但没能节约土地和木材,反而使群众经济负担加重,也使充满封建迷信色彩的丧葬习俗死灰复燃,与殡葬改革的本义背道而驰。“土葬”也成为伴随殡葬改革的老大难问题,而且严重制约殡葬改革事业的发展。 解决好遗体安葬和骨灰处理问题,不仅对深化农村殡葬改革有着深远意义,也是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单纯靠行政手段,也不能单靠说服教育,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解决群众安葬和处置骨灰的实际问题。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是国家政策所鼓励的,有着占地小,对土地的需求有限,维护费用较低(不需要大量的水、电和采暖),可循环使用,且距离群众较近,方便群众祭祀等优点。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不仅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农村遗体安葬和骨灰处置的问题,也可使群众逐步形成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彻底解决群众乱埋乱葬,私墓大规格建造势头难以遏止,导致“青山白化”,山林土地破坏严重问题,也方便了群众祭祀。对破除封建迷信陋习,节约土地,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建设是切实必要的。 农村公益

文档评论(0)

nfcm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