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侣在东亚文化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资料.docVIP

僧侣在东亚文化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僧侣在东亚文化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资料,东亚人地位,佛教在东亚传播,东亚文化之都,东亚文化圈,东亚文化,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东亚体育文化中心,东亚文化研究,东亚文化之都泉州

一、佛教文化的历史影响   远在2600年前,在宁静的尼连禅河岸边的一株菩提树下,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夜睹明星,觉悟成道,成为伟大的佛陀。经过无数风雨沧桑,佛教从最初追随佛陀的五比丘僧团,发展成为亚洲人民最普遍的精神信仰,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文化的三大线索[1] 。在佛陀慈悲与智慧的精神力量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如手足同胞一般走到一起,共同追求自身的精神提升和众生的广大福祉。 “圣人不出世,万古如长夜”,英国诗人阿诺德(1822~1888)称佛教为“亚洲之光”,这是一个很贴切的比喻,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其寓意。其一,在西方人看来,光象征着创世与起源。宗教学家麦克斯·缪勒(1823~1900)把宗教的凝聚力量归为一个民族得以形成的最主要原因。[2] 历史学家斯宾格勒(1880~1936)曾说:“世界历史即是各伟大文化的历史”,“民族乃是文化的产物而非文化的作者。”[3] 可以说,佛教是第一个真正超越了民族界限的伟大文化。历史上,佛陀的法音遍及亚洲各个角落,各个民族几乎都有过或长或短的“佛教化”时期,佛教因而成为亚洲各民族共同的文化母亲以及联系彼此的精神纽带。其二,光还是智慧与辐射力的象征。佛教“精神思想的深刻内涵发射出的号召力,使它在东方世界取得了无以匹敌的胜利。”[4] “中国的佛教是当时最活跃、最有影响和最先进的思想体系,它一直是从北印度和中亚诸国吸取新的推动力。”[5] 正是佛教的深刻思想,将亚洲文明整体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历史上看,佛教文化的社会影响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推动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1913~2004)认为,佛教“使欧亚大陆的文化整体化达到空前绝后的程度”,“在亚洲起了伟大的文明融合作用”。[6] 在印度,佛教倡导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破除祭祀万能的宗教迷信,否定壁垒森严的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场印度的“宗教改革”运动,完成了印度文明的自我更新。在中国,通过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长达七百年的“佛教时代”[7] ,印度文明与中国文明深度交融而形成“儒释道合流”的崭新文明形态,并对东亚各国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东南亚,佛教被多数国家接受为全民信仰,成为自身文化传统的主要载体。   第二,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文化成就。佛教在逻辑、语言、技术、医学等方面具有悠久的传统,在哲学、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天文等方面成果斐然,为后世留下了无比丰厚的精神宝藏和文化遗产。据统计,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有关佛教的文化遗产接近整体的百分之四十。   第三,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佛教寺院在历史上具有学术机构、教育场所、慈善机构、图书馆和文化中心等多重角色,佛教经典得到精心的翻译和保存,其学术思想得到充分的交流和传播,僧侣成为知识与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当社会陷入战乱或动荡时,寺院还为广大民众提供衣食的庇护和信仰上的依靠。近代以来,佛教还成为亚洲各国抵制西方殖民主义、实现民族独立解放的重要精神支柱。   第四,增进地区间的和平与友谊。“最重要的并非由征服所引起的文化传播,也许是佛教被传到中国。”[8] 当其他宗教每每陷于宗教战争或教派冲突的泥潭时,佛教徒们发扬慈悲宽容的精神,致力于消除相互的敌意。阿育王皈依佛教后,宣布不再发动侵略战争,平等对待一切宗教。在玄奘取经、鉴真东渡、日本遣使入唐等交流活动中,求法及弘法僧侣们接受或传送的不仅是珍贵的法宝,还有先进的文化和真诚的友谊,为后人永远铭记。 佛教尊重不同文化和不同信仰的真诚态度,在当今世界的多元化语境之下更显示出重要的现实意义。佛教文化展现出的广大开放性和深度包容性,令世人刮目相看。历史学者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感叹到:“与同为在轴心时代之后兴起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相比,佛教在许多不同的国家与文化中进行传播,而实际上大多数的宗教都倾向于保留其发源地的文化特性。我们还无法完全领悟佛教在这一方面的成功秘诀。”[ 佛教还具有不执成见、兼容并包、广纳一切智慧成果的开放心胸,如圣天菩萨所说:“有智求胜德,亦爱他真理,日轮于地上,有目皆共睹。”(《四百论·破见品》)例如,佛教的因明学正是在借鉴印度正理派逻辑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套宏大完备的逻辑体系,不仅成为阐扬佛理的有力工具,而且实现了印度逻辑史上的重大飞跃。在佛陀看来,“一切法皆是佛法”(《金刚经》),世间的一切学问都是佛法深邃智慧的应机开显。正因如此,佛教通过跟各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才能够不断地增益自身的光辉,结出累累的智慧硕果。   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尤其重视与当地的知识阶层与文化精英的接触与交流,在他们的参与之下,容易形成适合当地文化的佛教传统,这是佛教本土化的宝贵经验。《善见律毗婆沙》中提到:“若师子国人中出家,其父母悉是师子国人,不杂他国人;若出家已,便取法藏及毗尼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