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蜀语》所反映的明代四川方言的结构特征.pdf
语言研究
2007年第5期第23卷——拍o。5。2007V01.23.
《蜀语》所反映的明代四川方言的结构特征
向学春 徐薇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万州404000)
摘要:明末清初四川遂宁人李实的《蜀语》,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断域为书”的方言词汇著作。
全书共收录四川方言词语563条,忠实地反映了明代四川方言的基本面貌,是研究明代四川方言的
有效材料.本文综合运用共时描写法和词汇计量法,从音节数量和构词方式两个方面对《蜀语》所
收词语的结构进行考察和分析,由此探寻明代四川方言的基本结构特征.在音节教上,明代四川方
言词汇以单音节词居多,表现出与南方方言相类似的特点。这主要根源于明代四川方言在其形成过
程中更多地受到了南方方言的影响;在构词法上,明代四川方言词汇以复台式构词法为主,派生武
构词法和重叠武构词法已经形成,并占据着重要地位.
关键词:《蜀语》;结构;明代四川方言
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9-8135(2007)05-0087-03
在历代方言词汇著作中,明末清初四川遂宁人李实的《蜀语》,。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断域为书”的方
言词汇著作,全书共收录方言词语563条。我们认为这些词语是明末清初蜀地(遂宁)民间口语和书面语
中普遍流行的方言词,它们忠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四川方言词汇的基本面貌,是研究明代四川方言的
有效材料。之所以这样认为理由如下:一、从李实的生卒日期和《蜀语》的成书时间来看,李实当生于明
成书当于清初康熙十四年至三十一年之间的十八年之内。【l】l”’二、从李实的籍贯来看,李实是四川遂宁人,
尽管久居苏州,但李实认为“字无俗雅”,所{三c始终不忘乡音土语。晚年著《蜀语》,李实将思乡之情与归
根之念寄情于此,故《蜀语》中所收录的词语大多是他生活时代蜀地的方言俗语。正如他在《蜀语·序》中
所说:“实生长蜀田间,习闻蜀谚,眩于点划不暇考;留滞长洲,闲得以考之。”又说:“《传》日:乐操土
音。不忘本也。”当然,李实毕竟长期生活在苏州,所以《蜀语》中也难免杂入南北通语,但这样的诃语为
数不多,并不能影响‘蜀语》词汇作为蜀地方言的性质。因此我们认为,可以从《蜀语》词汇所体现出来
的语言状况去观察明代四川方言的基本特征和大致面貌。
以下我们就音节数量和构词方式两个方面对《蜀语》所收词语的结构进行考察和分析,由此探寻明代
四川方言的基本结构特征。
从音节数量上看:《蜀语》所收的563条词语中共有单音节词356个,占63.1%;双音节词176个,占
31.3%;三音节词27个,占4.9%;四音节和五音节词4个,占0.7%。以上数据显示《蜀语》所收词语中
以单音节词居多。由此可推断明代四川方言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流。刘晓梅、李如龙先生在《官话方言特
征词研究》一文中通过对官话方言特征词的比较研究认为:“近代汉语以来,官话方言词汇以多音节词为主
流,其中尤以双音节词所占比例为最大,这与南方方言词汇有更多的单音词形成了不小的反差。”[21o’由
收稿日期:2007—03—11
作者简介:向学春(1977-),女,重庆万州人,硕士,重庆三峡学院讲师.
徐薇(1977一),女,贵州兴艾人,重庆三峡学-E讲师.
基金项目:重庆三峡学院院级科研项目夸同编号:2006-sxxyql一05
—87
万方数据
向掌春撩薇:《蜀语》所反映的明代四川方言的结构特征
二位先生的结论我们可以推知:在音节数量上,北 这一类词主要是联绵词,共计15个,占词语
方方言词汇以多音节尤其是双音节词居多,而南方 总量的7.0%。例如:
方言词汇以单音节词占主流。稍作比较我们不难发 148磊丘擘(重聚;多余)、。344猓猩(我国西南
现,明代四川方言词汇以单音词为主流的特点与北 少数民族彝族的旧称)、354黥耳$(细长;苗条)、
方方言词汇形成一定的反差,但却与南方方言词汇
基本一致。这暗示了明代四川方言在形成的过程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