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近十年猪肌肉品质的研究 报告人:经荣斌 我国养猪业和其他科技工作者,近10年来,对猪肌肉品质进行了持续不断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丰硕的科研成果,本文对其进行综述,以供同行参考。 目 录 一、我国培育的瘦肉型品系(母系)猪的肉质指标 二、杂交对肌肉品质影响的研究 三、猪肉质性状侯选基因的研究 四、肌肉肌纤维的超微结构研究 五、营养对猪肌肉品质影响的研究 六、不同添加剂对猪肌肉品质的影响 七、猪肉质测定方法和测定仪器的研究 1、我国培育的瘦肉型品系(母系)猪的肉质指标 表1 瘦肉型专门化品系(母系)猪的肉质指标 2 、杂交对肌肉品质影响的研究 2.1 杂交对肌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吴德、杨风等(2001)研究了含不同比例梅山猪血缘的育肥猪肉质指标。结果表明,肌肉的肉色、pH值含梅山猪血缘的杂种猪均显著优于杜×大猪,梅山猪的杂交猪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失水率杜×大猪梅山猪及其杂种(p0.05)。熟肉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表2 含不同血缘梅山猪(110kg)肌肉品质比较 表3 不同体重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横截面积 2.3、杂交对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刘宗华、张牧(2002)研究了含不同比例小梅山猪肌肉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三组猪肌肉水分、Ca含量无显著差异,粗蛋白质含量小梅山猪梅山猪杂交猪(p0.05),后两者差异不显著。粗脂肪含量小梅山猪另两组杂交猪(p0.05) (表4)。 表4 背最长猪肌肉营养成分含量比较(%) 2.4、杂交对肌肉氨基酸、肌苷酸含量的影响 王学峰、经荣斌(2002)研究了含地方猪(枫姜猪)不同血缘的杂交猪的背最长肌氨基酸和肌苷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肌肉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 ,三组间无显著差异,但肌苷酸含量,则含1/2及1/4地方猪杜洛克猪(p0.05),说明杂种猪受地方猪肌肉肌苷酸含量较高的影响。(表5) 表5 背最长肌氨基酸、肌苷酸含量的比较 表6 ob基因两基因型肉质性状差异 表7 不同品种皮下脂肪组织ob基因mRNA表达丰度 及血清瘦蛋白(Leptin)水平 3.3、中外猪种肌细胞生长素(MYOG)基因的研究 林万华,黄路生(2001)对肌细胞生长素(MYOG)基因作为猪肉质性状侯选基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外9个猪种MyoG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分布是有区别的,PCR1 MSPI-RFLP位点上,外来猪品种杜洛克、长白猪和大白猪及培育品种南昌白猪绝大多数个体表现AA型,而中国地方猪除乐平花猪外,均以BB型居多。(表8) 表8 九个猪种MyoG基因位点PCR-RFLPs基因型及基因频率的分布表 3.4、林万华、黄路生还研究得出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FABP)在MSPI-RFLP位点上,仅发现杜洛克在位点上表现为多态性,其他猪种表现为单一等位基因A。表9九个猪种H-FABP 基因位点PCR-RFLPs基因型 及基因频率的分布表 肌肉肌纤维的超微结构研究4.1 不同品种猪肌原纤维的超微结构研究 经荣斌,霍金富等(1990)研究了香猪、二花脸猪、大白猪、背最长肌纤内肌原纤维直径、I带、A带长度,结果表明,三品种间无明显差别(表10) 。 表11 背最长肌超微结构观测结果 表12两组饲粮方案对背最长肌肉质的影响 5.2饲粮营养水平对生长肥育猪肌肉品质 影响 欧秀琼、郭宗义(1995)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组肉色、贮存损失有变差的趋势,而pH1、失水率、熟肉率、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组间p0.05 (表13)。 表14 饲粮添加高Cu、VE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表15 饲粮添加高Cu、VE对背最长肌中几种营养素含量的影响 表16 饲粮中添加有机铬对肉质的影响 6.1.4 饲粮中添加Fe、Se 和VE 对肌肉品质的影响 石亚中、张伟力(2005)研究猪宰前15天饲粮中添加Fe、Se 、 VE,结果表明,肉色黄度、滴水损失、水浴损失显著下降,肌肉脂肪含量、拿破率显著升高;pH24、肉色评分、嫩度、大理石纹评分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表17) 表17 添加Fe、Se 和VE对肌肉品质的影响 6.2 中草药添加剂对生长肥育猪 肌肉品质的影响 6.2.1添加中草药对肌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张先勤等(2002)在饲粮中添加中草药对其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中草药能明显改善品质,与西药组对照组相比,中草药组失水率和贮存损失显著降低(P0.05),熟肉率有提高趋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