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市场化改革与中国经济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1市场化改革与中国经济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市场化取向改革,烟草市场化取向改革,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卷烟市场化取向改革,市场化改革,什么是市场化取向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汇率市场化改革

第一篇 市场化改革与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历程 第一章 中国市场经济 体制改革的历程 当代经济专题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历程 * 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与“三农”问题 比较优势与我国外贸外资的发展 金融深化、金融开放与汇率制度改革 城市化进程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一、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重新认识 在理论上,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学者都强调市场经济只能与私有财产制度相联系,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而否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 1978年以前将市场与社会主义对立的理论认识 与实践 在实践上,长期照搬计划经济思想指导下的苏联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快速动员社会资源并集中用于关键部门的重点建设,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推动生产力发展 。但随着社会主义初期建设任务的完成,决策高度统一、排斥市场作用、单靠行政命令配置资源、搞平均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严重限制了各方面的极积性,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停滞不前。 1978年后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突破与 实践 “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 … …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邓小平, 1979)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 (邓小平, 1985)。 理论认识的发展: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 1992) 1992年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冲破思想束缚到正确认识再到改革实践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 第二阶段: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论断,突破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   第三阶段: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二、采取渐进式改革的必然性 渐进式改革,是相对于激进式改革而言的 。二者是经济制度转轨时可供选择的两种方式。 激进式改革又称“休克疗法”,强调市场制度是一种制度上的一揽子工程,其中的各种重要结构和规范只有同时就位,才能发挥作用,因而主张“一步到位”的改革。激进式改革的理论依据是帕累托最优。 渐进式改革的含义和适用性 渐进式改革是针对计划经济中的政府集中控制,一步一步地改革。某些计划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暂时不变,在制度部分扭曲的环境下,顺从这些条件寻求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经济转轨的方式所依据的是次优理论。 激进式改革一度被认为具有理论上的完善性和可行性。二战后,日本、德国从战时的统治经济向市场经济复归的事后总结、八十年代中期玻利维亚从恶性通货膨胀回到稳定的市场经济预定计划的实现,以及九十年代波兰和捷克等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里程,都表明了这种改革方式的现实意义。 但俄罗斯实施激进式改革所造成的困难和混乱激进式改革并不是唯一可行的方式。中国、越南等国采用渐进改革所已经显示的绩效表明,在这些国家推行渐进式改革道路,是优于激进式改革的。 中国采取渐进式改革的必然性 改革采用何种方式,归根结底取决于改革的初始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对于一个事实上不存在市场制度的地方,只可能迅速地废除旧的规则和惯例,却无法一下子建立起新的市场规则和惯例;在原体制尚有生存和一定发展能力的条件下,激进式改革就不会被广泛接纳。 改革通常要支付实施成本和摩擦成本,后者是改革经济程度的增函数,表现为剧烈的社会冲突和强烈地反对改革。因此,只要能减少摩擦成本,就应实行渐进改革的方式。 二战以后,计划手段普遍被市场经济国家采用;中国完整的计划体系对经济尚存在一定程度的适应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是选择增量改革作为切入点,籍此减轻改革阻力。这些条件决定了中国必须采用渐进式改革方式。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 市场经济的特征 市场经济以市场为社会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 、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一般消费品、生产资料以及生产要素商品化; 经济关系市场化,生产、交换、分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