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1)B (2)D (3)B 第(1)题,根据经纬度,首先判断出a、b、c、d的大致区位,a是西欧,b是日本,c是中国东南沿海,d是东南亚,该产业部门的转移方向为从西欧转移到日本,又从日本转移到中国东南沿海,最后到东南亚,推断该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四个选项只有制鞋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第(2)题,该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转移方向为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地区转移。因此影响该产业转移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劳动力价格。第(3)题,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吸引外资企业。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39讲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 探究点二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39讲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发达国家 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 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 就业机会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增加 发展中国家 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加快本国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组织产品的加工 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污染 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幻灯片放映结束! O(∩_∩)O谢谢大家耐心观看! 唐玄奘西天取经,西天为何方? 取何经?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38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的西气东输为例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 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单位调水 量耗能 大小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原因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38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的西气东输为例 [答案] (1) (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增强水意识等。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38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的西气东输为例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 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 的气候原因 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 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 小 大 原因 起伏较小(或地势南高北低) 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要逐级提水 [解析]第(1)题,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整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结合当地的气候类型,从降水量多少的角度分析两幅图中水资源的南北差异。单位调水量耗能大小应考虑地形因素。第(2)题,水资源调配对调入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第(3)题,缓解供水紧张状况的主要措施包括开源、节流两个方面,答题时应注意要求回答的是“节流”方面。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38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的西气东输为例 技能提升38 意义类试题的答题思路 典 例 精 析 【2012?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返回目录 综合能力提升 第38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的西气东输为例 图38-6 返回目录 综合能力提升 第38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的西气东输为例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