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03曹建春《医师在线》-恶心、呕吐、不完全性肠梗阻一月余…….docVIP

121203曹建春《医师在线》-恶心、呕吐、不完全性肠梗阻一月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恶心、呕吐、不完全性肠梗阻一月余…… 发表于:2012-12-03 来源: 作者:曹建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病案资料 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61岁。于2006年2月9日入院。主诉,腹胀、恶心、呕吐4月余。 现病史 患者于5个月前因腹痛、腹胀于我院行剖腹探查,未见肠黏连及腹腔癌细胞接种施行升结肠癌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回肠、横结肠端侧吻合术,切除大体标本见图1。术后病理显示,回盲部结肠低、中分化腺癌(溃疡型),局部为黏液腺癌,侵及结肠全层。淋巴管可见瘤栓;淋巴结可见癌转移,播及肿物周围淋巴结(1/3),肠系膜淋巴结(2/5)。术后行化疗3周期,方案为替加氟500 mg、奥沙利铂40 mg、亚叶酸钙1 g。自上次出院后,经常腹胀、恶心、呕吐,饮食少、睡眠差,体重减轻,二便正常。刻下患者腹胀、进流食后恶心、呕吐,呕吐物为绿色液体,每日约500 ml。 既往史 糖尿病史2年,口服降糖颗粒。阑尾切除术后30年。 过敏史 对蜂蜜过敏,否认药敏史。 二次入院情况 体格检查 T 36.5℃,P 88次/min,R 18次/min,BP 108/65 mm Hg。患者神志清,表情安静,发育正常,营养较差,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及五官未发现异常,颈部无异常,心肺(-),脊柱和四肢无畸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 腹平坦柔软,可见肠型,脐旁右侧可见20cm纵行手术疤痕,无压痛和反跳痛,未触及明显肿块,腹部叩鼓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 辅助检查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 48%;淋巴细胞 45%;单核细胞 2%。血生化(2月10日):钾 4.8 mmol/L;钠 142 mmol/L;氯 102.9 mmol/L;血糖 5.8mmol/L;白蛋白 46.3g/L;球蛋白 32.5 g/L;总蛋白 78.8 g/L;谷丙转氨酶 11.5 U/L;谷草转氨酶 22.7 U/L。心电图:T波改变。胸片:心肺未见异常。B超:胃及肠腔扩张(梗阻影像),中量腹水。立位腹部平片:可见气液平面,提示肠梗阻。腹部CT:结肠癌术后改变,肠梗阻;腹膜后结构欠清,盆腔内多个结节状阴影,不除外转移可能。下腹部及盆腔CT增强扫描:结肠癌术后改变,肠梗阻,腹水、盆腔积液。 肿瘤标志物 CA199:115.71 U/ml(2月16日);207.08 U/ml(2月23日);48.02 U/ml (3月9日)。CA211:4.10 ng/ml(2月20日),2.59 ng/ml(2月27日)。 入院诊断 不完全性肠梗阻:①癌性黏连性肠梗阻?②结肠癌广泛腹内转移? ■治疗经过 保守治疗 入院后给予亚叶酸钙、替加氟、奥沙利铂化疗,西咪替丁抑酸止呕,中药“通腑汤”灌肠健脾行气,通便利尿。输入参芪扶正注射液、胸腺五肽扶助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口服“胃素”改善营养不良,治疗一个月肠梗阻未见缓解,拟行手术探查。 手术情况 患者于2006年3月15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 探查过程 原切口行腹膜黏连松解进腹。见腹腔内淡红色腹水约1500 ml,空回肠及横结肠被两个壁厚的索囊包括其中,囊壁呈白色纤维性增厚,壁厚约3 mm,质韧,两个黏连索囊分别为20 cm×15 cm×10 cm、15 cm×10 cm×10 cm(见图2)。较大一个含十二指肠、横结肠及大部分空肠,回肠形成一个较小索囊。胃、十二指肠降部向下向左移位,明显扩张及下垂,未触及复发肿块及转移淋巴结。由胃、十二指肠开始游离黏连索囊,至回肠、横结肠吻合处,见吻合口黏连严重,近吻合口处小肠浆膜破坏严重。 治疗方案 切开索囊,切除末端小肠约50 cm,行回肠、横结肠端侧吻合术,仔细松解、剥离横结肠及全部空回肠约4.5米。Treiz韧带下方10 cm放置高位空肠营养造瘘管一根,小肠列置后关闭腹壁切口。 术后病理 (吻合口小肠及部分结肠)肠黏膜慢性炎,浆膜纤维性增厚,局部肠黏膜淋巴组织显著增生,可见多个淋巴滤泡形成。 最后诊断 结肠癌术后腹茧症 ■讨论分析 诊断 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慢性肠梗阻,经一月余保守治疗无明显缓解。结合半年前结肠癌手术史,入院诊断为癌性黏连性肠梗阻,这完全符合临床思维分析逻辑,临床选择检查方法也依据复发癌的检测为目标。但是,所有检测结果并不支持癌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原因如下: 其一:腹部未触及明显肿块;B超无囊实性影像;CT也无腹腔肿块影像表现;肿瘤标志物检测值逐渐降低,并无持续性增高情况。 其二:在病情演变方面,也不支持癌性肠梗阻逐渐恶化的规律。患者的梗阻症状虽然未有完全缓解,但经过一个月的观察也无明显加重,时好时坏转化较频繁,这有别于癌性肠梗阻持续加重的一般规律。 其三:本病例采用化学药物治疗并未取得明显效果。癌症病史诱导了外科医师及功能检查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