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管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01糖尿病前期.docVIP

中管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01糖尿病前期.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管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01糖尿病前期,中医药标准化,甘肃中医药标准化,糖尿病的中医药防治,糖尿病中医药保健,糖尿病中医药保健方案,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医药糖尿病,中医药糖尿病工作计划,中医药糖尿病培训计划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1.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 概述 糖尿病前期是指由血糖调节正常发展为糖调节受损(IGR),血糖升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二者可单独或合并出现。其中IGT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若伴有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则危险性更大。1979年美国国家糖尿病研究组和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首次确认IGT为一种疾病状态,即亚临床状态。 1986~2002年间进行了几个大型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干预前瞻性研究,包括中国大庆的糖尿病预防研究、芬兰的DPS、美国的DPP和欧洲的STOP-NIDDM研究。我国IGT的患病率高达4.72%,大城市达10%以上。IGT患者中有1/3发展为糖尿病,1/3转变为正常,1/3维持在IGT阶段,几乎所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都要经过IGT阶段。IGT不仅是糖尿病耐危人群(每年有1.5%~10%进展为糖尿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成人IGT的患病率因民族、地域、时代不同而差别较大,欧洲为3%~10%,北美为11%~20%。1997年和1998年,广州和上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GT患病率达到10%以上。IGT经过数年到10年可发展为2型糖尿病,按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转化率低者约20%,高者达60%以上。中国人IGT者向糖尿病转化的百分比每年达8%-11%。 糖尿病前期属于中医“脾瘅”、“食郁”等范畴。 2 病因病机 2.1 发病因素 禀赋异常,过食肥甘,久坐少动,情志失调等为糖尿病前期发生的主要原因。禀赋异常为内因,过食肥甘为外因,且后者更为重要。 2.1.1 饮食因素 过食肥甘厚味,饮食不消,聚湿变浊生痰,形体肥胖。《素问·奇病论》曰:“……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2.1.2 久坐少动 脾胃呆滞,纳运迟滞,饮食变生痰浊。 2.1.3 情志失调 一般IGT以过食肥甘为主,IFG以素体阴虚为主,而情志失调为重要的诱发因素。 2.2 病机及演变规律 糖尿病前期是气、血、痰、火、湿、食六郁兼夹为病,而食郁为其发生的基础。按照病程的发展过程可归纳为:先为食气,继之痰浊,最后化热(虚热、实热)。整个过程均以实证为主,可兼虚(气虚、阴虚)、兼瘀(痰瘀、浊瘀),痰浊化热与否决定血糖是否升高。 2.3 病位、病性 糖尿病前期病位在五脏,以脾(胃)、肝为主,涉及心肺肾。多以标实为主,或虚实夹杂,标为痰浊,本为脾虚。 3 诊断 3.1 临床表现 3.1.1 症状 糖尿病前期一般无临床症状,多在健康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为糖尿病前期。不少患者常首先发现或兼有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等。 3.1.2体征 糖尿病前期多形体肥胖或超重,其他体征不明显。 3·2 理化检查 检查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或OGTT。 3.3 诊断标准 3.3.1 IFG 空腹静脉血浆血糖≥6.1mmo1/L(110mg/d1)且7.0 mmo1/L(126mg/d1);及负荷后2小时血糖7.8mmol/L(140mg/d1)。 3.3.2 IGT 空腹静脉血浆血糖7.0mmol/L(126mg/d1);及负荷后2小时血糖≥7.8mmol/L(140mg/d1)且11.1mmoL/L(200mg/d1)。 3.4 鉴别诊断 女性需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相鉴别,PCOS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月经异常(稀发、量少、闭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不孕、多毛、痤疮、肥胖等,检查见卵巢多囊性改变、高雄激素血症和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比值增高,常伴有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血糖升高和高脂血症。 4 治疗 4.1 基础治疗 4.1.1 饮食 少食肥甘厚味、煎炸烧烤及膨化食品和碳酸饮料,饮食以清淡为主,适当食用粗粮,多食绿色蔬菜。 4.1.2 运动 单纯糖尿病前期体质强壮者可采用跑步、登山、游泳、打球等强度较大的运动项目,体质虚弱者可采用太极拳、八段锦等强度较小的活动。 4.2 辨证论治 糖尿病前期重在早期预防,提倡治“未病”。其中肥胖或超重者多属痰浊,中等体型或消瘦者多属阴虚。痰浊者总以消膏转浊为要,气滞痰阻者治以理气化痰,脾虚痰湿者治以健脾化痰,化热者佐以清热;阴虚气滞者治以养阴理气,消瘦者勿忘养阴。 4.2.1 气滞痰阻证 症状:形体肥胖,腹型肥胖,或见脘腹胀闷,心烦口苦,大便干结,舌质淡红,苔白腻或厚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痰。 方药:越鞠丸(《丹溪心法》)加减。 香附 川芎 苍术 栀子 神曲 半夏 佩兰 陈皮 加减:口苦、舌苔黄加黄连、全瓜蒌;脘腹胀闷甚加枳实。 4.2.2

文档评论(0)

vr77431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