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除藻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docVIP

二氧化氯除藻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氧化氯除藻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二氧化氯除藻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早在1944年,美国Niagara Fall s水厂便第一个采用二氧化氯预氧化工艺有效控制水中藻类繁殖及酚污染产生的臭味,很多水厂纷纷借鉴其成功经验。瑞士苏黎世Lenng水厂和Moos水厂以藻类等浮游生物含量高的富营养化湖泊水为原水,采用预投二氧化氯和氯气的方法,达到了良好的除藻效果。2000年,我国辽宁抚顺市自来水公司河北水厂针对水环境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的状况,开始使用二氧化氯作为滤前预氧化除藻除嗅,结果表明,采用滤前投加二氧化氯,既达到了除藻除嗅杀菌的目的,保持余氯量,又能有效的控制THMs的生成。目前国内关于C102预氧化除藻技术的研究多集中在探讨温度、pH、C102投加量与反应时间等参数对杀藻率的影响或与其他预氧化技术的对比研究,国外仅有少许关于二氧化氯副产物研究的文献报道。 1、关于二氧化氯预氧化除藻效果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贾瑞宝等的研究表明:随着C102投加量的升高,藻类叶绿素a(Chla)去除率显著升高,在反应时间为5min,C102投加量从2.6mg/L增加到4.4mg/L时,叶绿素a(Chla)去除率从50.50%提高到90%;在同一投加量下,叶绿素a(Chla)去除率随反应时间延长而提高,但增加幅度在不同时间段有所不同,当反应时间从5min延长到10min时,去除率增加幅度较大,反应时间超过10min时,去除率随反应时间延长增加幅度不明显,因为投加量增加到4.4mg/L时,叶绿素a(Chla)去除率已达到91%,水样中藻类大部分已被去除;pH对藻类去除率影响不大,C102投加量为4mg/L时,在pH=9时仍有较好的杀藻效果,叶绿素a(Chla)去除率仍可达71%;受试藻种中,蓝藻对二氧化氯最为敏感,3mg/L时达到接近100%的除藻率,其次是绿藻,最不敏感的是硅藻,二氧化氯达到5mg/L时,才达到60%的去除率,这与藻类的细胞结构紧密相关。而刘俊杰等却认为反应1min时即达到较高去除率,最佳反应时间为15min,C102投加量达5mg/L时,叶绿素a的去除率为92.8%。实验报导C102对斜生栅藻、天然混合藻、球形棕囊藻、小球藻、微囊藻等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叶绿素去除率与C102投加量、反应时间呈正相关性,与叶绿素初始浓度呈反相关性,反应温度和pH对去除率影响不大。王春娥等研究了CIO2预氧化工艺代替预氯化处理黄河原水的效果,发现其对藻类的去除率提高了30%-40%,CODmn和氨氮去除率变化不明显。光大水务公司的陈文娟等通过在水厂进行半生产性对比试验,得出C102预氧化的投加量为1.0mg/L时,就可以较为彻底的去除藻污染,并有效控制藻毒素的释放,这与张克峰、卢兆增的研究结果一致。 2、关于二氧化氯用于饮用水处理副产物的研究 C102用于水处理的副产物有无机和有机两大类,以前者为主。无机副产物有C102一和C103-,是由于C102自身被还原而产生的。有机副产物主要为总醛,其形成可能存在两个原因,一是在有机胺和氨基酸的氧化脱胺反应中形成的,二是投加的二氧化氯的剂量不足引起的。 尤作亮认为,在用C102净化饮用水时,大约有50%--70%参与反应的C102转化为C102-和C103一,并残留于水中。台湾的李榕菁经研究后认为有机物的存在会催化无机副产物的生成,二氧化氯在纯水中因降解反应所生成的无机副产物约占总投加量的20~30%,而在有机物存在时,无机副产物生成量可达80--95%。何涛等人研究了亚氯酸盐的生成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C102投加量从0.2mg/L增加到Img/L时,C102一生成量亦从0.11mg/L增加到0.21mg/L;在C102浓度一定时,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亚氯酸盐的生成量呈增加趋势,并且在C102投加后1min内即迅速生成0.8mg/L亚氯酸盐,其生成量约为接触时间30min时生成量1.82mg/L的44%,自lOmin以后,C102_虽有增加趋势,但增加趋势显著减慢;当原水耗氧量从1.5mg/L增加到5mg/L时,C102一生成量由2.Omg/L增加到2.62mg/L,但当耗氧量从5mg/L增加到8mg/L时,C102一生成量未见显著变化,C102-从2.62mg/L增加到2.70mg/L;随着输水距离(100--9000m)的增加,C102一生成速度渐缓,CIO2-从0.15mg/L增加到0.25mg/L。 刘南等人用0.5mg/L二氧化氯对普通池塘水消毒处理后,未检出三氯甲烷,而四氯化碳含量与本底接近。Ivancev等认为C102氧化水中天然有机物(NoM)时的副产物主要有甲醛、乙醛、乙二醛和甲基乙二醛,混凝工艺能有效的去除乙醛的有机前体物。 当直接用二氧化氯处理原水时,水中四种醛类含量均会增加,甲醛由2.5ug/mgTOC增至3

文档评论(0)

vr77431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