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林省东丰县大阳中学2010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
吉林省东丰县大阳中学2010年秋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科期末试卷(1)至(3)题。(8分)
事实上,对于我们的感觉能力来说,五官虽不愧为大功臣,但绝对不能被封为君王,因为在五官废寝( )忘食地收集外界信息的同时,大脑的神经细胞更为忙碌,它们通过横向连接和反馈的回路,飞速地传递有用的信息,它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错综复杂的计算。大脑fùyǚ( )我们感官多彩的性质和多样的本领,它所发挥的作用,没有谁能够比得上它。所有这些,科学家们还只是刚刚开始破解。
(1) 请给加点字注音及根据拼音填入恰当的词语。(4分)
废寝( ) fùyǚ( )
(2) 划波浪线的部分,如果改用一个成语来表述,这个成语可以是 。(2分)
(3) 把划横线的句子改为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应使用“ ”的关联词,语意前后才会连贯。(2分)
2.诗文默写填空。(12分、每格1分)
⑴春潮带雨晚来急, 。
⑵青山遮不住, 。
⑶ ,长河落日圆。
⑷ ,青春作伴好还乡。
⑸李商隐《无题》中______________,的诗句运用比喻、双关,含蓄地表现了对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的赞誉。苏轼《水调歌头》中,作者用_________ ,__________的诗句说明了人生之中难免有一些憾事的自然规律。苏轼有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曾子也有同的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约客》中堪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名句_______ , 。
3.下列对《泊秦淮》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杜牧因和李商隐齐名,被称为“小李杜”。
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本诗情景交融,朦胧的景色与诗人心中淡淡的哀愁和谐统一喜欢并鲜明支持的意思,的—11题。(18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本文作者_________,战国时哲学家,_________家代表人物。(2分)
7.解释加点的字。(4分)
秋水时至( ) 不辩牛马( )
以为莫己若( ) 始吾弗信( )
8.“东面而视”中的“而”字的用法与下面哪项相同。( ) (3分)
A.黑质而白章。 B. 面山而居。 C.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D.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9.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0.写出从本文演化出来的的两个成语: , 。(2分)
11.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二).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完成12—16题。(17分)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九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苏教版.doc
-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测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doc
-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苏教版.doc
-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测试卷(一)(无答案) 苏教版.doc
-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苏教版.doc
-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doc
-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测试卷(二)(无答案) 苏教版.doc
- 六年级数学下册 抽屉原理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六年级数学下册 圆锥的体积教案 苏教版.doc
- 六年级数学下册 数的改写和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北京市密云县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练习题(无答案) 北京版.doc
- 四川省岳池县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试卷(无答案) 川教版.doc
- 四川省南溪二中初2012级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考试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
- 四川省德阳市六年级数学毕业模拟检测试卷(三)(无答案).doc
- 四川省南充县李家中学2011-201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四川省德阳市六年级数学毕业模拟检测试卷(二)(无答案).doc
- 四川省德阳市六年级数学毕业模拟检测试卷(一)(无答案).doc
- 四川省德阳市六年级数学毕业模拟检测试卷(五)(无答案).doc
- 四川省德阳市六年级数学毕业模拟检测试卷(六)(无答案).doc
- 四川省绵阳市六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