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材:潘祖仁主编《高分子化学》 主讲:山东师范大学化学院 胥振芹 3.1 概 述 1 共聚合反应及分类 由一种单体进行的链式聚合反应称为均聚反应(homo-polymerization ),其产物称为均聚物(homopolymer);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进行的链式聚合反应称为共聚反应(co-polymerization),其产物称为共聚物(copolymer)。 注: 共聚物不是各种单体均聚生成的聚合物的混合物,而是在聚合物的大分子链结构中同时含有几种单体单元。 两种单体参加的共聚反应称为二元共聚 三种单体参加的共聚反应称为三元共聚 多种单体参加的共聚反应称为多元共聚 交替共聚物(alternating copolymer) M1、M2两种单元交替排列 ~~M1M2M1M2M1M2~~ 无规和交替共聚物可由一般共聚反应制得; 嵌段和接枝共聚物往往由特殊方法制得; 能均聚的单体不一定与其它单体都能共聚,如苯乙烯、醋酸乙烯酯都能均聚,但两者很难共聚; 不能均聚的单体,不一定不能共聚,如顺丁烯二酸酐不能均聚,但能和苯乙烯共聚。 共聚物的命名: 聚??- ?? 两单体名称以短线相连,前面加“聚”字 如聚丁二烯-苯乙烯 ?? -??共聚物 两单体名称以短线相连,后面加“共聚物” 如乙烯-丙烯共聚物、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说明: 两种结构单元的排列方式需另加文字或符号(alt、b 、g)说明; 无规共聚物名称中,前面的单体为主单体,后面的为第二单体。如:氯乙烯-co-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嵌段共聚物名称中的前后单体代表聚合的次序。如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 接枝共聚物名称中,前面的单体为主链,后面的单体为支链。如聚丁二烯-g-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 3. 研究共聚反应的意义 链增长 典型竞聚率数值的意义,以r1 = k11 / k12为例: r1 = 0,k11= 0, 表示只能共聚不能均聚 r1 = 1,k11= k12,表示均聚与共聚的几率相等 r1 = ?, k12= 0 ,表示只能均聚不能共聚 r1 1,k11 k12,表示共聚倾向大于均聚倾向 r1 1,k11 k12,表示均聚倾向大于共聚倾向 3.2 二元共聚物的组成 两种单体的化学结构不同,聚合活性有差异,故共聚物组成不仅与原料单体组成有关,还与各单体的性质有关。 由于单体的活性不同,聚合过程中原料单体的组成在不断变化,因而,先后生成的共聚物的组成也不一致。 1. 共聚物组成方程 ——共聚物组成与单体组成的定量关系式 共聚物组成方程的推导 链引发反应 链增长反应 反应①和③消耗单体[M1] 反应②和④消耗单体[M2] 反应① 和④ 是均聚,②和③ 是共聚 链终止反应(主要是双基终止) 根据假定3,引发消耗的单体很少,可忽略。 M1、M2的消失速率即进入共聚物的速率由链增长速率决定 则 此式称为共聚物组成摩尔比微分方程 也称为Mayo-Lewis方程 共聚物组成方程的其它表示式 共聚物组成摩尔分率微分方程 令f1、f2代表某一瞬间单体M1、M2占单体混合物的摩尔分率 F1、F2代表某一瞬间单元M1、M2占共聚物的摩尔分率 共聚物组成重量比微分方程 用 W1、W2代表某瞬间原料单体混合物中单体 M1、 M2所占的重量百分数 M1` 、M2`代表单体M1、M2的分子量 说明 共聚物组成与链引发、链终止无关 共聚物组成通常不等于原料单体组成,特殊情况例外 共聚物组成微分方程只适用于低转化率(~5%) 竞聚率是二元共聚的一个重要参数 r1 = k11 / k12 , r2 = k22 / k21 表示两种单体与同一种链自由基反应时的相对活性,对共聚物组成有决定性的影响 2.二元共聚行为类型——共聚物组成曲线 为了直观而又清晰反映出共聚物组成和原料单体组成的关系,常根据摩尔分率微分方程画出F1~ f1曲线图,称为共聚物组成曲线 典型竞聚率数值的意义,以r1 = k11 / k12为例: r1 = 0,k11= 0, 表示只能共聚不能均聚 r1 = 1,k11= k12,表示均聚与共聚的几率相等 r1 = ?, k12= 0 ,表示只能均聚不能共聚 r1 1,k11 k12,表示共聚倾向大于均聚倾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械装调技术》电子教案 模块五 整机调试与运行任务一 齿轮啮合齿侧间隙的检测与调整.doc VIP
- 青花瓷 完美演奏版 周杰伦 钢琴谱 数字 简谱.pdf VIP
- 第38届物理竞赛决赛实验考试答题纸 .pdf VIP
- 现代医药物流交易的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生物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养生馆卫生管理制度(3篇).docx
- 健康管理师课件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ppt VIP
- JBT 4333.4-2013 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 第4部分:隔膜滤板.pdf VIP
- 电信反诈骗演讲稿模板5篇.docx VIP
- 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与应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