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联网式辅导方法改善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改善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常见的心理亚健康,如何改善亚健康,心理亚健康解决方案,常见的心理亚健康表现,如何改善亚健康状态,心理亚健康表现为,怎样改善亚健康
联网式辅导方法改善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
——论如何认识新生的心理问题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在当前的本科教育阶段,如何妥善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议题。事实表明,目前大学生所承受的社会压力、生活压力和学业压力逐年增加,这些压力改变了学生们的心态和思想,考验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了偏激的意识或不良情绪,极易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调查显示,这种心理亚健康状态在大学一年级学生中最易形成并且最易扩散,所以如何有效地引导大一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状态、准确地找到成因、有效地纠正不健康心理,就成为大学辅导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辅导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生心理问题归类分析,总结新生问题的成因;引入社会学中群体意识分析和心理学的体验式教育理论,寻找具有可操作性的辅导方法,将这些方法里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实践并且达成预期的良好效果的具体手段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联网式”辅导的辅导员工作思路,可以行之有效地改善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
正文:在近年对大学生本科教育的研究中发现,大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生第一年的经历。假如第一年适应不良,可能导致新生学业兴趣淡漠、学习参与度降低、学习成绩不佳、人际关系出现障碍、精神和健康状态不良,甚至中断学业。不少学生克服重重困难进入大学校门,却因为不适应高校生活而终结自己的大学梦。这种观点已经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和重视。
第三方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在2011年利用互联网开展“2011级大学新生月度跟踪调查”以2011年入学的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从2011年9月15日至24日,每月调查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后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跟踪了解新生在进入大学后所遇到的问题及其适应情况,及时反映学生从高中到大学过渡期的变化。被调查的2899名2011级大学新生中,仅有40%的学生对学校的入学教育和第一学期的生活状态表示满意。调查发现2011级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主要靠自己和同学的帮助,而效果最佳的帮助则来源于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辅导员(接受调查的本科学生中12%的人因为辅导员的引导改善了不良情绪)。
这些现象是与辅导员的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相吻合。在大学期间,学生都会有一段适应期和迷惑期,也就是“心理亚健康时期”;产生各种不良行为或不良情绪以及难以圆满完成本科教育的学生基本都是在大学一年级,特别是入学前三个月,发生了对所遇困难处理不当的问题。而从毕业生的反馈来看,辅导员的有效、及时引导是新生平稳度过心理变化期的最佳方法。
一、人际关系与自我定位——新生亚健康心理的产生来源
新生不健康心理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思想变化在近三年有了新的变化。学生越来越多的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已经在意识和行为上习惯了溺爱、包容的环境以及自我为中心的人际关系。通过与新生的交流和从任课教师、家长反馈的意见看,新生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人际关系
⑴被孤立的心理感受。学生经常描述自己“不善和别人沟通”,行为上体现出存在社会交往障碍的占到这部分学生的50%至60%,这样的自我认定和失常行为通常由宿舍同学关系不融洽引起。典型的人际关系问题有两种,一种是分离焦虑,两个彼此依靠的人,一方离开,双方都觉得生活一下失去重心。分离焦虑症大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身上,当他们与所依恋的亲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会深感不安,出现哭闹等明显的过分焦虑情绪。而这样的情绪障碍在初次离家住校的大一新生中也会有体现,如不适应住校的生活、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等等,产生由焦虑带来的恐慌。
第二种是被排挤。学生的具体表现为介绍室友时经常说出“太自私”、“难相处”等一味抱怨他人行为不足和品德失当,或者将社会上的利己主义思想当做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的原因。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汇集成一个小团体,由于原来各自的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不同,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在所难免。远离父母就会产生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这种孤独感就会进一步加剧;如果恰好性格上过于自我和有个性,在学生中很容易被排斥,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等心理倾向。
例如,寝室中南北方学生的倒位就学,饮食方面的显著差异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常会造成部分学生的环境应激。部分学生不能在短期内顺利适应,产生的心理应激便会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睡眠等活动,从而形成心理问题。另外,随着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改善,大学生攀比衣着打扮,抽烟饮酒,同学之间过生日以及郊游等消费逐渐上涨,已经成为当前高等学校不得不重视的问题。这种情况对于部分家庭经济能力有限而又爱面子、讲虚荣的大学生也会造成心理问题,产生严重的自卑、忧虑、紧张等精神压力,甚至还会引发违法行为。
⑵抗压能力差。提前进入迷茫期,典型表现在对恋爱问题的处理上。新生普遍对于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L滚筒洗衣机使用说明书(XQG65-Q100;XQG65-Q100H;XQG80-Q300).pdf VIP
- CB-T 3991-2008 不锈钢蝶阀-船舶行业标准.pdf VIP
- 化工总控工技师实操试卷.docx VIP
- 标准图集 - 11ZJ111 变形缝建筑构造(中南地区).pdf VIP
- 张红班主任工作的理念和策略公开课获奖课件省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VIP
- 20ZJ401 楼梯栏杆(中南标).docx VIP
-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22章:发展中国家:增长危机和改革.ppt VIP
- 安全事故复工申请报告.docx VIP
-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5年甘肃省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能操作人员社会招聘55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