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自然资源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 人类经过了对自然顶礼膜拜、唯唯诺诺的漫长历史阶段之后,通过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一跃成为大自然的主宰。 可在人类为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累累硕果津津乐道之时,却不知不觉步入了自身挖掘的陷阱。种种始料不及的环境问题击破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美好童话,传统的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历史把人类推到了必须从工业文明走向现代新文明的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环境与发展理念的不断更新中逐步形成。 一、《寂静的春天 》 ——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思 20世纪中叶,随着环境污染日趋加重,特别是西方国家公害事件不断发生,环境问题频频困扰人类。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Karson)在潜心研究美国使用杀虫剂所产生的种种危害之后,1962年发表了环境保护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她通过对污染物富集、迁移、转化的描写,阐明了人类同大气、海洋、河流、土壤、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初步揭示了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卡逊的思想较早地引发了人类对自身的传统行为和观念进行比较系统和深入地思考。 二、《增长的极限》 ——引起世界反响的“严肃忧虑” 1968年,来自世界各国的几十位科学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在意大利成立了非正式的国际协会——罗马俱乐部(The Club of Rome),专门探讨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机构。 受罗马俱乐部委托, 1972年麻省理工学院麦多斯(D.L.Meadows)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提交了俱乐部成立后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 该报告认为,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耗消耗和环境污染这五项基本因素的运行方式是指数增长,而非线性增长。在下世纪某个时段内,全球的经济增长将会由于粮食短缺和环境破坏而达到极限。要避免由于超越地球资源极限而导致世界崩溃的最好办法是限制增长,即“零增长”。 三、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正式挑战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来自世界11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同讨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问题。这是人类第一次将环境问题纳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政治事务议程。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此次大会唤起了各国政府共同对环境问题,尤其是对环境污染的觉醒和关注。尽管对整个环境问题认识比较粗浅,对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尚未确定,尤其是没能找出问题根源的责任。但是它正式吹响了人类共同向环境问题挑战的号角。 四、《我们共同的未来》 ——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 联合国本着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发展的宗旨,1983年3月成立了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 G.H.Brundland)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1987年,委员会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注意力集中在人口、粮食、物种和遗传资源、能源、工业和人类居住等方面,提出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我们需要有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不是一条仅能在若干年内、在若干地方支持人类进步的道路,而是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全球人类进步的道路”。 因此,该报告把单纯考虑环境保护引导到把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切实结合起来,实现了人类有关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 五、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环境与发展的里程碑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共有183个国家的代表团和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102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到会讲话。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又名《地球宪章》)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 (1)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 (2)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3)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长久进步。 公平性原则 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之间的横向公平。 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的纵向公平。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1、人口条件 人口既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因素,也是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1)人口规模要合理 (2)人口增长速度要保持稳定 (3)人口结构要合理 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恒定值:102—107 据资料表明,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出生婴儿性别比是基本一致的,一般在102~107的范围内,即每出生100个女婴时,男婴出生数为102个-107个。 人口学家把这个指标称为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恒定值。由于男婴死亡率略高于女婴,这样到婚龄期时男女性别比例就基本持平。 中国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17 ∶ 100 然而,据2000年中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即在出生婴儿中,男女比率达到117 ∶ 100,比正常值102至107高很多。 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xt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