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连轧层流冷却控制技术(终).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热连轧层流冷却控制技术(终).doc

案例4 新钢1580mm热连轧层流冷却控制技术 1 技术简介 新钢热轧薄板工程即将进入设备安装阶段,相关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已陆续展开。热连轧是融各项高新技术于一体的生产过程,其中层流冷却控制是其关键技术之一。19个主冷却段和3个微调冷却段,其中每个主冷却段包括4个控制单元组(上下喷一一对应),总计下喷a1-a76共76个 控制单元,总计上喷b1-b76 共76个控制单元。每个微调冷却段包括8个控制单元组(上下喷一一对应),总计下喷a77-a100 共24个控制单元,总计上喷b77-b100 共24个控制单元。每个控制单元由一个电磁阀驱动一个气动碟阀来控制冷却水的打开与关闭。各冷却段之间及整个冷却段前后各有一组侧喷控制单元(共23个控制单元),侧喷水的打开与关闭原理同上、下喷一样由一个电磁阀驱动一个碟阀来控制,其工艺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新钢1580热连轧层流冷却工艺流程图 3 层流冷却控制目标 根据实测的板带终轧温度、速度、厚度和满足工艺要求的冷却曲线控制轧后钢材的冷却工艺参数(开冷温度、终冷温度、冷却速率),确定相应的喷水区长度(阀门开启个数)和喷水模式,使卷取温度尽可能地接近工艺确定的目标卷取温度,获得理想的组织结构, 以提高和改善钢材的综合力学性能。:喷水阀门的开闭数量及位置、喷水模式等[1]。800~900 ℃的钢板按一定冷却制度迅速冷却到500~700 ℃的卷取温度,控制精度要求为±20 ℃。 4 层流冷却控制系统的结构 层流冷却系统采用二级计算机控制。 一级计算机是基础自动化级, 二级计算机是过程控制级。(一般相差10℃为同一级)、带钢材质的冷却特性、冷却要求等分若干级别,将冷却速度相近的钢种归类,进行分档控制,对不同的级别使用不同的策略数据和模型数据。 图 图2 带钢轧后控冷过程示意图 图2中,Tf为终轧温度, Tc 为卷取温度, Tf 和Tc 的温度范围由所生产带钢的钢种和规格确定。(即A点)、所需打开的冷却集管组数以及相应的冷却集管开启与关闭组合(即确定B点),后者可由带钢冷却策略来确定。,带钢经历了空冷、水冷、然后再空冷等热交换过程,故带钢轧后控冷过程中的基本数学模型为带钢空冷过程中的温度场计算模型(空冷温降模型)、带钢水冷过程中的温度场计算模型(水冷温降模型),并由此可导出实际使用的前馈和反馈等控制模型。数学模型直接影响到卷取温度的控制精度[2]。,故可认为这两个方向上温度分布均匀,由于带钢较薄,在一定厚度范围内,可近似认为厚度方向上温度相同[3]。 空冷传热数学模型如下 式中, 为空冷后的温度;为轧件热辐射系数,,a b为空冷回归系数;为玻尔兹曼常数();为比定压热容,(); h为带钢(mm); 为精轧出口温度;为精轧出口到卷取机前带钢运行时间(s). 5.2 水冷计算模型 水冷传热模型与空冷相似,单个集管组水冷温降模型 式中,h 为带钢厚度(mm);ρ为密度(kg/ m3);Cp 为比定压热容(kJ/ (kg);v 为带钢速度(m/ s );Q为热流密度 (KJ/Kg);L为集管组长(m);为层流冷却每组集管温降量()。 5.3 前馈控制模型 为前馈控制的喷水数量;预设定喷水数量;带钢速度影响系数;为带钢速度(m/s);为带钢轧制基准速度(根据带钢厚度由插值法求出)(m/s);为终轧温度对卷取温度影响系数;水温补偿系数;为精轧温度目标值;为带钢精轧出口的标准温度值(根据带钢厚度由插值法求出);为带钢卷取的目标温度;带钢卷取目标温度的标准值(根据带钢厚度由插值法求出) ;卷取目标温度的修正值;为综合传热系数;为带钢厚度(mm)。 为反馈控制的喷水数量;为实际带钢卷取温度的平均值 (带钢头部到达卷取温度计后,在0.5s,1.0s,1.5s,2.0s采集实际卷取温度,取平均值)[4]。 6.1 对于要求控制形变奥氏体的组织状态、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固化因形变而引起的位错或降低相变温度的钢种,采用前部冷却策略,即先打开前主冷区的冷却集管,用微调区对卷取温度进行微调控制。,先打开主冷却区后部分集管进行冷却,用微调区对卷取温度进行微调控制。 (尤其是在较厚规格时) ,可以采用在主冷却区的前部分(或全部) 以一定的间隔开启冷却集管,用微调区对卷取温度进行微调控制。,在带钢进入层流冷却区的运行中,计算机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在逻辑上把带钢划分为数小段,计算机对每小段在层流冷却区进行推算和跟踪,对带钢的卷取温度控制正是以这些小段为最小单位进行,对每一小段计算所需增减的阀门数,当该

文档评论(0)

蝶恋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