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与中国社会转型(广州讲坛第四十一期).doc

人文精神与中国社会转型(广州讲坛第四十一期).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文精神与中国社会转型(广州讲坛第四十一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博士 周国平   主持人:同志们,下午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今天广州讲坛的学术报告会。我们今天非常高兴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博士周国平老师给我们做人文精神与中国社会转型的学术报告。   大家对周老师都比较熟悉了解了,应该说我们周老师确实是勤学善思,他用心写出了一部又一部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专著和作品,他的著作大家都比较熟悉,比如说《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他的诗集《忧伤的情欲》,他的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他的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以及《周国平人文讲演录》等,他的译著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老师非常善于用散文的笔调写出他的哲学思考,用哲学思考来贯穿他的文学写作,他的作品以独到的视野和崇厚的哲思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周老师还在央视教育频道《百家讲坛》栏目做过“爱的四重奏”系列讲座,相信在座不少人对周老师的作品非常熟悉,也可能还有周老师的FANS,刚才有一位主动要和周老师合影了,很遗憾自己没有带书来。今天把周老师请来我相信大家都非常高兴,我们以掌声欢迎周老师。   周国平:谢谢大家。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人文精神与中国社会转型”。因为人文精神这个概念,我们现在谈的很多,到底什么是人文精神,它有什么重要性,尤其在我们这个社会转型时期,它到底重要在什么地方,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现在中国社会转型,我的理解主要就是经济转型,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这个过程从八十年代初开始一直在进行着。但是这个过程中,确实有很多问题,很艰难,转型转的很艰难,你说现在已经实现市场经济没有?当然表面上,很多地方都已经是市场经济了,但是市场经济它本身是非常严格的秩序,这个秩序有没有建立起来?还没有。里面出了很多问题,比如说诚信问题,缺乏诚信,出现了严重的腐败,现在这种腐败大家都看得到,可以说是比较广泛的腐败,包括教育的腐败、医疗的腐败,这些是老百姓最痛恨的腐败,这些现象都是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   这里面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市场经济,经济转型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它实际上背后应该是有一个思想的指导,一个思想的支柱,我们这方面是比较缺乏的。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搞了几百年,但是他们的市场经济不是凭空而来的,他们是有很坚实的基础,什么基础呢?就是他们长期法治的基础,法治社会。法治社会背后是什么基础?就是人文精神。实际上是古希腊以来的人文精神,作为他们市场经济强大的思想背景。我们在这方面是需要补课的,如果这个课不补,我觉得转型是有困难的。   这个问题,我们一百多年前实际上已经遇到,那个时候我们实际上已经做过一次社会转型,那时候也是试图要搞现代化,当时也是困难重重。开始的时候认为中国主要是一个落后的问题,经济、军事落后,所以老是受欺负,很贫困,受帝国主义的欺负,所以我们一定要在经济和军事上赶上去,认为中国主要是经济和军事实力的问题。但是一个甲午战争,我们强大的海军跟日本比较弱小的海军一打,我们全军覆没,就知道问题不在经济和军事,就开始反思,认为是在制度上,我们制度不行,日本有明治维新,引进了西方的民主制度,我们没有,我们要改变,要搞君主立宪等,政治体制要改变。   但是政治体制改变也是困难重重,当时的思想家们、学者们,基本上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中国的问题在于什么地方呢?在于国民素质太差了。无论是当时梁启超、康有为,梁启超认为中国的主要问题是中国人的公共道德太差,最典型是严复,严复这个人对西方是很了解的,在英国留学两年,后来潜心做翻译事业,把西方他认为一些重要的政治学名著翻译过来,而且很西方人接触非常多,他最后有一个强烈的感觉,中国人如果国民素质不改变的话,什么都是空的。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中国根本问题,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国民的明力,是指国民的生命素质太差,明知,是指国民的智力素质太差,明德,是指国民的道德素质太差,要改变这三项,中国才有希望。严复不主张革命,也不主张急急忙忙把西方的民主制度引进,因为中国人素质太差了,所以首先要把中国人的素质提高,他主张缓慢的渐进的改良,他最后比较保守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实际上他改变中国的愿望非常强烈,但是最后还是很失望。   现在我们面临同样的问题,实际上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真正要建设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这个转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同时也要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型,思想上有一系列的转变,我下面要讲这个问题。我所理解的人文精神,主要是西方的人文精神,作为市场经济,他们民主社会思想根源、思想资源的人文精神到底是什么呢?按照我的理解,其实跟严复讲的很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l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