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名校底蕴弘扬名校精神.doc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挖掘名校底蕴弘扬名校精神,弘扬抗战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抗战精神征文,弘扬民族精神手抄报,弘扬抗战精神手抄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黑板报,弘扬抗战精神演讲稿

挖掘名校底蕴 弘扬名校精神 为打造“品位文化”服务 区政协办公室 区政协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区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构建“城市文化特色区”和打造“品位文化”的目标,坚持一手抓思想作风和日常工作,一手抓工作创新和效能提升,用挖掘底蕴、著书立说的形式,深层次、全方位、多角度地为丰富“文化崇安”内涵服务。 一、背景综述 2004年,区委根据区情实际,提出了构建“无锡服务业核心区、城市文化特色区、创业安居首选区和党建工作先进区”的目标要求。为服务这一目标定位,充分挖掘我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最无锡的地方”在全省乃至全国的良好形象,我们政协从2006年起恢复了文史资料的编写出版工作,旨在运用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通过编写出版《崇安史话》系列丛书的方式,为梳理崇安历史脉络、解读崇安文化特质、弘扬崇安人文精神贡献一份力量。 2007年,通过挖掘整理辖区内的历史名胜、名店、名人等,采用新的观点、新的视角,编写出版了《崇安名胜史话》、《崇安街巷史话》、《崇安名店史话》、《崇安名人史话》和《崇安诗词楹联》五本丛书。2008年,编写出版了《小娄巷历史街区》一书。2009年,编写出版了《崇安名校》一书。 二、主要内容 该书介绍了崇安辖区内30所名校,其中高等师范、职工学校、辅读学校各1所,完中2所,初中6所,小学19所。有6所学校虽在布局调整中先后撤并,但因其办学成果显著,亦收编在内。30所学校中有10所是百年老校,教育文化积淀厚重,办学成果显著,名人荟萃,影响悠远;其余20所办学历史虽长短不同,但有的走特色强校之路,发展学校优势,融铸文化底蕴,创建特色品牌,推进素质教育,获得诸多全国、省、市特色建设荣誉,本书将其归入“特色学校”一栏。有的创办时间虽短,但坚持质量立校,争创教育品牌,教育质量在省、市领先,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享有较高知名度,本书将其列入“省、市名校”一栏。为开凿崇安教育文化的思想富矿,在收集史料过程中,我们始终带着探求的渴望,尽力寻觅各校发展的轨迹,更探寻着崇安教育发展的源头活水,以展现崇安区委、区政府崇文励教和人民助教为乐的社会风尚。无锡高等师范学校、大桥实验中学、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江南中学、锡师附小等5所名校均属市管学校,他们的办学业绩使我们在教育文化的融合中分享着震撼、共鸣和创新成果。 三、成果展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当人们追寻崇安教育健康发展的无痕足迹时,我们感到这是变与不变的交集,是传承与创新的互动。多少年来,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的核心精神未变,但其发展内涵随着不同历史阶段和科学发展的大背景,正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回望改革开放前,全区学校数量虽多,但分布散、规模小、差距大,存在着“三多三少三差异”的特点:一是弄堂小学多、薄弱学校多、民办学校多;二是省市实验小学少、特色学校少、品牌学校少;三是城郊差异大、片区差异大、校际差异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给崇安教育注入了无限活力。20世纪80年代末的“两基”达标工程,90年代末的学校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工程,特别是21世纪初的区域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工程,三大工程的有效推进,使全区学校的环境优美水平、装备优良水平、师资优质水平、特色优异水平、质量优秀水平明显提升。 今日崇安,全区各校实现了校舍彩化,校校有色彩特点;场地软化,校校有塑胶场地;校园美化,校校有小型景点。特别是一所所数字化无疆校园的建成,全区各校都建好了网络化教室,达到班班有背投电视机或液晶投影仪,有多媒体电脑,有视频展示台。崇安教育,进入了教育无国界、学习无国界的全新时代。《崇安名校》这本集子推介的30所名校,不仅是具备一流的办学条件,更在于它们的厚实底蕴和内涵发展。不难发现,崇安教育已凸现出三大亮点:一是全区的师资队伍正在提升素养实现品质发展,提升学历实现多能发展,提升档次实现梯次发展。目前区属小学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达84.1%,中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72.97%。获区以上各项评比、表彰的优秀和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6.5%,拥有特级教师、市名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教学能手76名。二是全区各校正努力寻找着长期积淀的教育文化精粹,特色建设步步推进。从特色项目发展为学校特色,从学校特色嬗变为特色学校,从特色学校提升为特色品牌。全国德育科研名校、全国绿色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办学单位以及省市艺术特色学校、省市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等教育品牌影响悠远,素质教育正在不断深化。三是各校正积极探索管理创新之路。以机制创新促进了高效发展,以融铸文化走向内涵发展,以对外开放实现互动发展。省模范小学、省市文明单位、省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省市德育先进学校等一大批综合性荣誉,充分显示了各校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骄人业绩。充满生

文档评论(0)

金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