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产业_____壮大县域经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展特色产业_____壮大县域经济.doc

立足比较优势 壮大特色产业 ———对我乡特色产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在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加快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经,是推进我乡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培育特色产业就是以农业特色品牌、区域经济名片,提升农村区域竞争力,更好更快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实现富民强乡目标.近年来,我乡在培育农业特色产业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还要一步加大力度,尽快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进一步提升我乡农业区域竞争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一.特色产业的概念及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特色产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的产业,是发展前景较好并在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体系。特色产业是区域特色经济形成的基础,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是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就会成为区域主导产业,形成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是壮大区域经济实力,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区域活力的源泉,能够统领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产业及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是我乡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环节,在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变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产业产品结构必须着眼于培育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而竞争力即是特色。特色就是规模+质量(科技)。作为一个农业大乡,只有将本乡条件与市场需求连接起来,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抓住一、两个优势产品和产业,推进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才能培育出产业的比较优势,强化产品的竞争能力,使区域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充分发挥。 我乡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鸭暖乡是昭武故地所在地,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贯穿境内,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水、肥、光、热条件,为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产临泽小枣、黄干桃、紫皮桃久负盛名,素有瓜果之乡之美誉。特别是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抢抓政策机遇,在巩固做大玉米制种产业的同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发展以设施果蔬、红枣、加工番茄、中药材、草畜特色优势产业,使全乡特色产业呈现出一吃一品,优势互补的格局。到2013年底,全乡特色优势产业达到6.13万亩,其中玉米制种4.78万亩、蔬菜1.2万亩、其它0.13万亩。全乡10个村与9家制种企业合作,落实玉米制种面积4.78万亩。在暖泉、大鸭村新建高标准大拱棚200座,累计达420座,以西瓜、拱棚蔬菜、甜叶菊育苗、果蔬育种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渐成规模。新建精细蔬菜标准化制种大拱棚150座,建成占地5600平方米的钢屋架双面育苗日光温室2座,培育各类蔬菜苗木150万株。在全乡推广老枣园复壮更新技术,改造老枣园2500亩,新定植密植枣园150亩。积极推广“红枣+甜叶菊”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化学防治措施,采取刮除老翘皮、悬挂性诱剂、诱捕器等措施,狠抓红枣食心虫综合防治,全乡红枣食心虫防治面积1.2万亩,红枣产业逐步恢复并凸显。按照“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小鸭、张湾、昭武、大鸭、五泉等村建成养殖场区7个,修建青贮氨化窖12000立方米。全乡奶牛存栏1598头,肉牛饲养量2.9万头,肉羊饲养量50046只,生猪存栏量4600头,培育规模养羊、工厂化养猪等特色畜禽养殖大户190户。同时,积极培育壮大果蔬产业,全乡落实瓜菜制种2021亩,建立甜椒、洋葱等高原夏菜种植基地3500亩。种植番茄1600亩。挖掘资源优势,在盐碱地、沙荒地、边缘地种植甜菜2755亩。通过专业合作社带动,种植油菜、孜然、芫荽、水萝卜等小蔬菜制种4000亩,全乡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立足资源创优势,认真总结推广盐碱地种植枸杞的成功经验,采取“引”、“聘”、“培”、“带”等措施,在华强、白寨、小屯等村新建枸杞示范点3个,定植枸杞500亩。栽植苦水玫瑰30亩,接种肉苁蓉500亩。大力推广中药材套种模式,种植甘草套麻黄等中药材420亩。全乡试种竹柳、红叶柳等新型树种110亩。挖掘鸭暖桃的传统优势,引进新品种3个,在小鸭、张湾等村培育建立桃园示范点4个230亩。以暖泉村为辐射,发展甜叶菊种植基地2个,种植甜叶菊2200亩,传统产业向新型特色产业转移优势逐步显现。 三、我乡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以红枣为主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面临新的挑战。近年来我乡红枣由于受冻害和红枣食心虫危害而导致产量不高,品质下降,销售不畅,价格偏低,加之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严重挫伤了农民发展枣产业的积极性。为了恢复和巩固以鸭暖乡红枣优势产业,从2012年起,县上出台优惠政策,无偿为枣农提供防虫农药,乡、村、社三级干部全力参与,林业技术人员分赴各村指导,采取统一时间、

文档评论(0)

蝶恋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