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T关系测定实验之实验报告.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VT关系测定实验之实验报告,声速的测定实验报告,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报告,磁化率的测定实验报告,熔点的测定实验报告,旋光度的测定实验报告,粘滞系数测定实验报告,还原糖的测定实验报告,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流体阻力测定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测定实验之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测定实验 二、实验目的: 了解CO2临界状态的观测方法,增加对临界状态概念的感性认识 加深对课堂所讲的工质热力状态、凝结、汽化、饱和状态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掌握CO2p--t 关系的测定方法,学会用实验测定实际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学会活塞式压力计、恒温器等热工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实验数据和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 实验环境 Tg=20.6℃ B=1009.5hPa H0=3cm K=23.9316 kg/m2 表1.T=21.4℃ P/MPa 4 5 5.72 6.00 6.20 6.26 6.40 6.68 6.88 7.44 8.90 9.8 H1/cm 26.8 20.2 16.35 15.2 14.3 13.99 13.1 11.4 9.15 5.0 3.2 3.0 H2/cm 26.8 20.2 16.35 15.2 14.3 14.00 13.25 11.7 9.95 7.1 6.0 5.8 v*103(m3/kg) 9.945 7.187 5.578 5.098 4.722 4.596 4.283 3.635 2.904 1.713 1.254 1.170 现象 当P大于6 Mpa时开始有雾滴形成。P增大时,CO2液柱升高。此时迅速增压或减压都能看到雾滴形成。 注:H1为液态CO2液面,H2为液态Hg液面。 表2.T=30.5℃ P/ MPa 4.4 5.0 6.0 7.0 8.0 8.78 9.82 H1/cm 29.5 22.75 17.8 14.0 10.6 7.6 6.35 H2/cm 29.5 22.75 17.8 14.0 10.6 7.6 6.35 v*103(m3/kg) 11.073 8.253 6.184 4.596 3.176 1.922 1.400 现象 当压强大于一定值时,迅速降压可以看到有雾滴形成,但很快又消失了。整个增压过程中无液体形成。 表3.T=50.0℃ P/ MPa 4.16 5.00 6.00 7.00 8.00 9.00 9.96 H/cm 32.0 25.5 20.5 16.8 14.1 11.9 10.1 v*103(m3/kg) 12.118 9.402 7.312 5.766 4.638 3.719 2.967 现象 整个过程看不到液体形成,迅速增减压力也看不到雾滴。 由表1可得玻璃管内CO2的质面比常数K =23.9316 所以,任意温度、压力下CO2的比容可由公式 计算得到。式中,,h - 任意温度、压力下水银柱高度, - 承压玻璃管内径顶端刻度 比较实验测得的等温线与标准等温线,可见两者趋势相同,但还是有很大的差别,这主要是因为实验数据点过少造成的。而数据过少直接导致无法确定临界参数,此处只能根据趋势取A、B点的重点C作为临界点,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4 临界比容 标准值 实验值 0.00216 0.00252 0.00676 0.375 0.00676 从结果可知,实验所得的值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范德瓦尔方程的理论值相比,两者相差很大。最大的可能原因是范氏方程比较粗糙。 四、思考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要保持加压或降压过程的缓慢进行? 答:只有缓慢地进行,CO2才能尽快地达到平衡状态。从实验现象也可以看出,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迅速地减压也会导致液滴的形成。 2、分析实验中有哪些因素会带来误差? 答:加减压过程的快慢,数据点的密集程度,温度的设定以及实验者的态度等。 实验人:刘罗勤 学号:P 班级:0701301 日期2010-04-03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