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word同步测试.docVIP

人民版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word同步测试.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民版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word同步测试,高中数学必修一测试题,必修一数学测试卷,数学必修一综合测试题,必修四数学测试题,高中化学必修一测试题,必修5数学测试题,高一英语必修一测试题,高中数学必修b403测试题,数学必修三测试题

课时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时间:5分钟 分:0分)A组(基础题)1.观察下图,图中政策开始于何时(  )。 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A 下列表述与重农抑商无关的是(  )。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商人大量买田置地,购置产业”[ 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 D.“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肢。C项反映了在商品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出现了自由劳动力市场,与重农抑商无关。而A、B、D三项分别反映了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影响和措施。 答案 C 中国古代,国家对盐铁管制非常严格,尤其是明清时期。以下盐商的合法行为是(  )。 粤商把盐从广州通过海运到北京销售 晋商在官府办完手续后按要求把盐卖到蒙古 徽商以扬州 D.闽商把中国的优质食盐自由销往东南亚 解析 所谓国家严格管理盐铁,就是说盐铁的生产与买卖必须经过官府的同意和许可,符合这一做法的是B项。 答案 B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从军”。材料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 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海禁” 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解析 抓住题 答案 B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油坊可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二十家合之八百人。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地(  )。 人口的大量减少 B.商品经济的发展 农业的衰退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明朝时期,出现了一些民D项。 答案 D 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  )。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规模 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答案 D 组(能力题) 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  )。 劝导农民重视农耕,维护传统 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 巩固封建统治 限制和打击工商业 解析 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明太祖的告谕就是要求官员贯彻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 C 宋代有“榜下捉婿”的习俗,即在发榜之日各地富商大贾争相挑登第士子做女婿,其情景近乎是抢,这说明(  ) B.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科举制度庸俗化 解析 “榜下捉婿”说明商人地位的提高,不表明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也不能说明科举制度庸俗化。 答案 A 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认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与此认识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 当时国内商品经济繁荣 农民承担的封建地租沉重 政府倡导重农抑商 国家推行海禁政策,闭关 解析 本题材料认为田地为上,最主要反映出重农抑商导致的现象,故选C。 答案 C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最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解析 本题关键理解“近代”的含义。“近代”从经济角度看,指的是资本主义的发展,C反映了这一发展的特点。 答案 C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州府志》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 清雍正帝说:“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的本质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出中国古代统治者实行什么经济政策?(2分) (3)结合材料一分析材料二的观点对明清时期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 答案 (1)现象:苏州丝织业发达;工匠和机户之间存在雇佣劳动关系。本质:资本主义萌芽。 (2)重农抑商(或重本抑末)。 (3) 精品资料,你值得拥有!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