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中的文物保护——以桂林石刻环境因素为素材.pdfVIP

城市空间中的文物保护——以桂林石刻环境因素为素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0 城市空问中的文物保护 ——以桂林石刻环境因素为素材 沈 阳 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 摘要:桂林石刻现存唐至清代石刻2000余件,宋刻最多。主要类型是摩崖石刻,也有摩崖造像;形式多样,内容丰 富。 桂林石刻遍布桂林城乡问的30多座山峰,与城市山水紧密融合。如何合理有效地保护桂林石刻,如何保护桂林石 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必须通过深入的调查、考证和评估,确认其拥有的文物价值、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可能有的放 矢地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评估桂林石刻除了针对文物本体及其载体(也就是石刻所依托的山体)外,还要从整个的 山水、城市环境着眼,对文物更深层的内涵和外延做出分析。 桂林石刻的保护,首先是本体及其载体的保护,保护绝对不可丢失的文物因素。但是,环境的保护更为艰难。发 展迅猛的城市建设冲击桂林山水,对桂林石刻的影响更为严重。 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应对城市发展与文物保护的矛盾,给城市建设提供发展空问,不等于任其无序蔓延,只有 在人的生存环境得到基本满足的时候,文物环境才能够真正受到全社会的保护。 关键词:桂林石刻;城市;保护规划 中图分类号:K854.3文献标识码:A 2003年,中国文物研究所受桂林市文物局和桂海碑林博物馆委托,承担桂林石刻——桂海碑林文 物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并进一步为桂林石刻总体保护规划做准备。2005年3月,桂海碑林文物保护 规划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组织的专家论证,上报国家文物局。本文就是承担该项规划的一些感受。 1桂林石刻简介 1.1桂林石刻简介 1.1.1桂林 作者信息:沈阳,男,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史和古建筑保护专业,中国文物研究所古代建筑与古迹保护中心主 任,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古建筑保护工作并负责部门管理和项目组织。 城市空间中的文物保护——以桂林石刻环境因素为素材 71 桂林是一个享有世界声誉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3亿多年前,桂林大地从汪洋大海之中逐渐上升为陆地,经过长期的雨水溶蚀和风化,发育了典 型的岩溶地貌,形成了形态奇特的峰林石丛和幽深瑰丽的溶洞,并与秀丽的漓江融为一体,构成了别 具一格“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桂林历史悠久。据考古资料,甑皮岩遗址距今约一万年,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夏商周时期, 桂林是“百越”人的居住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灵渠,在岭南设置桂林郡,桂林就成为“南连 海域,北达中原”的南疆重镇。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东汉时改属 始安侯国。三国时,先属蜀,后归吴。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 林。隋唐时属岭南桂州总管府。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贞观八年(634年)改 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属静江节度。五代十国时,先后属楚和南汉。宋 时,先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元时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明清时均属广西省桂林府,现在 市内还保存有明代靖江王城及其庞大的陵墓群。民国时属广西省。1914年改名桂林县,1940年始设桂 林市。历史一k曾长期为广西省会。 1949年11月22口桂林解放,为广1西省辖市,1958年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 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 市区范围内有文物古迹共552处,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17处,其中国家级5处、自治区级23 处、市(县)级89处。 1.1.2桂林石刻 “看山如观花,游tlj女H读史”,这是清代名人陈元龙对桂林石刻高度形象的概括。有2000多年建制历史 的桂林一直是广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其山水秀丽,自古就是官宦名流、文人骚客会聚的胜地。他 们游山玩水、吟诗作赋,镌刻于山石之上,形成摩崖书画、造像、石碑等古石刻文物“摩崖殆遍”的宏伟奇 观,堪称刊刻于山崖上的史书、山水文化的宝库。桂林石刻数量众多、精品纷呈、传历时问悠久、名人笔墨 荟萃,弥补r史书记载的不足,订正了文献记载的错误,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桂林石刻现存唐至清代石刻2000余件,其中唐代石刻28件,造像149龛484尊;五代石刻1件; 石刻116件;还有部分民国与当代石刻。主要集中分布在龙隐岩、龙隐洞、象鼻山、伏波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