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并序》课时演练.docVIP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并序》课时演练.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并序》课时演练,琵琶行并序,琵琶行并序原文,琵琶行并序翻译,琵琶行并序ppt,琵琶行并序教案,琵琶行并序原文及翻译,琵琶行并序朗诵,琵琶行并序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注音

【优化指导】高中语文 2-6 琵琶行并序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悯然(mīn)    憔悴(qiáo cuì)湓浦口(pǔ) 商贾云集(ɡǔ) B.转徙(xǐ) 迁谪(zhé)铮铮然(zhēnɡ) 东船西舫(fānɡ) C.幽咽(yè) 铁骑(jì)水浆迸(bènɡ) 钿头银篦(bì) D.红绡(xiāo) 阑干(lán)悄无言(qiāo) 轻拢慢捻(niǎn) 解析:A项,“悯”读mǐn;B项,“舫”读fǎn;D项,“悄”读qiǎo。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六百一十六言 言:语句 B.弦弦掩抑声声思 思:悲,伤 C.低眉信手续续弹 信:随意地 D.却坐促弦弦转急 却:退回 解析:言:字。 答案:A 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歌以赠之 A.浔阳江头夜送客    B.遂命酒 C.问君西游何时还 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动词。A、C、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B 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整顿衣裳起敛容 B.凄凄不似向前声 C.说尽心中无限事 D.铁骑突出刀枪鸣 解析:C项,“无限”古今意义均形容“多”。A项,“整顿”古义为“整理”,今义为“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健全起来”;B项,“向前”古义为“刚才”,今义为“朝前”;D项,“突出”古义为“突然爆发出”,今义为“鼓出来,冒出来,超出一般”。 答案:C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寻声暗问弹者谁 别有幽愁暗恨生 B.凝绝不通声暂歇 如听仙乐耳暂明 C.琵琶声停欲语迟 今夜闻君琵琶语 D.添酒回灯重开宴 商人重利轻别离 解析:A项,悄悄地;B项,暂时/忽然;C项,说/曲调;D项,重新/看重。 答案:A 6.名写默写。 (1)____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 (2)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 (3)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老大嫁作商人妇。 (5)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 (6)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___。 (7)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 答案:(1)千呼万唤始出来 (2)大珠小珠落玉盘 (3)此时无声胜有声 (4)门前冷落鞍马稀 (5)相逢何必曾相识 (6)江州司马青衫湿 (7)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7~10题。 7.“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诗交代了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浔阳江头夜送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8.“无管弦”三个字在情节的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 答案:“无管弦”三个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了铺垫。 9.从第二自然段中勾画出能体现琵琶女“声中之情”的诗句,并分析一下缘由。 答案:诗句: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 缘由:琵琶女是一卖艺之女,年轻时因美貌和超群的音乐才华受众人瞩目。然年长色衰,才华无人赏识,下嫁商妇,独守空船,故“平生不得志”、“恨生”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惆怅”,“幽愁”是一种落寞和孤独。 10.琵琶女被邀请出场时,为什么“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解析:本题要联系琵琶女的身世命运和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古代妇女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 答案:①封建伦理道德束缚下的犹疑和顾虑;②自惭身世,不愿再向人献艺,又不想违背诗人的盛情相邀。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1~12题。 夜 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11.请分析“紫袖红弦明月中”一句的作用。 解析:“紫袖”“红弦”分别是弹筝人与筝的代称,“明月”点明“夜”,即弹筝的时间。 答案:“紫袖红弦”不但暗示出弹琴者的乐妓身份,也描写出其修饰的美好,女子弹筝的形象宛如画出,加上“明月”的衬托,更显出画面的美好而朦胧。 12.有学者认为,《夜筝》是《琵琶行并序》的一个精妙的缩本。简要分析这首诗与《琵琶行并序》在写法上的不同。 解析:《夜筝》描绘明月之夜美好女子弹筝的形象,着力描写了音乐效果,表现了音乐的艺术魅力,这与《琵琶行并序》是相似的。再者,从弹奏者的身世来看,《夜筝》与《琵琶行并序》也有相似之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对音乐本身的描写上。 答案:《琵琶行并序》得意的笔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