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找身边的活雷锋
雷锋(1940~1962)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 谁是 人物:甘洪贵 * 寻找身边的活雷锋 新时期的活雷锋? 事迹:勇救落水幼童 广州市第三公共汽车公司司机甘洪贵,在驾驶公共汽车回到海检基地总站时,发现一名2岁幼童落水,甘洪贵毫不犹豫地从河堤一跃身跳入河水中,经过一番拼搏,最终把孩子救回岸上。被救孩子的母亲在得知消息后,连夜从河南坐火车赶到广州,不远千里来认甘洪贵为孩子的“干爹”。 事迹:勇降歹徒 陈学潜是一位普通的广州市民,他在路过海珠区宝业路江南花园时,发现有人抢了一名女士的金项链,陈学潜听到叫喊声,立即上前拦截歹徒,并勇敢地抱住歹徒,被连刺13刀后仍然抱住歹徒在地上翻滚,最终在群众帮助下将歹徒制服。陈学潜的故事感动了所有的人,事后其所在公司不仅解决了所有医疗费用,治疗及康复期间工资照发,并给他升职加薪,召开表彰大会发放奖金。 人物:陈学潜 事迹:盲人义务送报48载 一位两岁就失明的老人,48年风雨无阻为村民义务送报、送信,行程达8万多公里,可以绕地球两圈,所送报纸叠起来有500多米厚,从没出过差错。他叫贾存玉,河北张家口市高新区东辛庄村一位普通村民。 人物:贾存玉 广州街坊齐心上演救援一幕 两义士勇蹈寒江救溺水女 入冬的广州,深夜寒气逼人,珠江水更是冷得刺骨。晚上10时30分许,一名中年女子被发现漂浮在沿江西路人民桥对出的珠江河面上,两名路过市民毫不犹豫跳入刺骨的江水中,将女子救起,而其他路人或帮助做心肺复苏,或打电话报警……虽然最后该女子仍宣告不治,但不相识路人的救助行为获得围观市民高度称赞。 接下页 记者了解到,其中一名跳江救人者是这个月才退伍的广州消防队员崔永生,年仅21岁的他说起救人时,连连摆手称,应该把荣誉颁给第一个脱衣服跳江救人的男子。 接上页 话费充错后,对方如数返还 郑州市民刘先生家住陇海路大学路附近,他是个60后,从小就对雷锋、刘胡兰、董存瑞等英雄人物充满敬仰,随着那个时代渐行渐远,他觉得现代人对雷锋精神也逐渐陌生,但年前发生的一件小事,让他很感慨,“还是好人多,雷锋就在我身边。” 年前一天,刘先生到家门口的充值点为自己的手机充话费,他的号码是155开头的,但输入号码时,他把“5”摁成了“8”,结 接下页 果把20元话费充到了和他的号码仅差一位数的陌生人手机上,意识到错误后,他立即给那个陌生人打电话,“我把我的话费充到你的手机上了,你看看是否有短信提示?” 等刘先生说明情况,对方那个带着信阳口音的女子说,她收到短信提示了,会立即把话费返还给刘先生。“不到5分钟,那位女士就把20元充到我手机上了。”刘先生说,虽然只有20元,但让他很感动。 接上页 身份证丢了,有人登门送还 两年来,王女士心里一直后悔、念念不忘一件事,“当初没记人家的电话,连封表扬信都没写。”王女士说,一对夫妇把她丢到出租车上的身份证送到了她家,可自己连人家的姓名电话都忘了留。 王女士家住郑州市淮河路,两年前的一个晚上,因为第二天办事所需,她发现身份证找不到了,“丢到哪了?”王女士绞尽脑汁想了半天,没有一点线索。 接下页 家人也替她愁了一晚上,不仅在家里找,还打电话到可能丢的场所问。“我知道补办身份证很麻烦,但办事要用,急死了。”第二天一早,她和家人准备出去寻找。 谁知刚走到楼下,有一对中年夫妇上前问她,是不是身份证丢了,“当时实在是太惊喜了。”王女士这才知道自己的身份证不小心落到出租车上了,夫妇俩根据身份证上的地址找到了她家。 接下页 接上页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