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2007年第4期 齐鲁 学刊 No.4
总第 199期 QILU jOURNAL GeneralNo.199
清末民初的黄河三角洲移民
赵 惠 民
(滨州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山东 滨州256603)
摘 要:清末民初的黄河三角洲移民以政府组织的生存型移民为主。移民群体主要由灾民构成。移民安置区
域集中在黄河大堤周围和黄河尾闾新生淤地。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绅士在移民活动 中自始至终发挥着重要作
用。土地分配不足,安土重迁观念的影响,掠夺性耕作方式导致的土地盐碱化等,使移民返迁比率较高。
关键词:清末民初;黄河三角洲;移民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2X(2007)04—0o53—05
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移民区域。自明初以来,先后有三 八九十里”的南岸河堤;光绪三年(1877),新任山东巡抚李元
次移民迁入大潮 :第一次为明洪武、永乐年间迁 自山西洪洞 华又在 “北面金堤之外建立近水北堤一百七十余里”[3](卷
与河北枣强的移民;第二次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来 自鲁西 106引《山东河工成案》)。至此,黄河在鲁西南漫流时代结束,河
和部分军队的移民;第三次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来 自鲁西 水东夺大清河流注渤海 ,形成现今的河道。
和各大油田的移民。除此之外,小规模的移民源源不断。如 可是,原本漫流的河水汇注大清河后,由于 “济小黄大
果将 1999年的三峡移民纳入其中,那么,黄河三角洲移民始 … 以全黄之水同注于此…不能容纳”[4](卷1奏《议》),因而
自明初 ,延续至20世纪末,纵跨古、近、现、当四代,历时七个 下游河道险情频仍,灾害不断。为防河患,光绪九年(1883),
世纪。其中,清末民初的黄河三角洲移民以其鲜明的特色而 山东巡抚 “陈士杰建筑中下游两岸大堤,南岸 自长清达于蒲
在中国移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以下就此略作分析。 台,计 四百余里。北岸 自东阿达于利津,计六百余里”[5],
一 、 清末民初黄河三角洲移民史实 但仍未能有效地消除河患,以致利津一带 “无岁不
清末民初的黄河三角洲移民,按移民安置区间划分,主 决,无岁不数决”[1]。光绪十年(1884)七月,吏科给事中
要有两种 : 孔宪珏奏称 :“黄河 自铜瓦厢决口后 ,为山东患者三十余年 ,
(一)黄河大堤附近移民 初则濮 、范、巨、郓受其灾,继则济、武二郡膺其害。顾上游泛
黄河 自古即以善淤易决著称。1855年,“河南兰阳汛 , 滥,地方不过数十县;下游冲决,则民人荡析,环袤千里。”[3]
铜瓦箱三堡河决,水由直隶东明、长垣 、开州 ,山东濮州、范县 (卷114引谕《折汇存》)仅光绪年间,黄河三角洲地区被灾的州县
至张秋汇流穿运归大清河,由利津铁门关北萧神庙以下二河 就有 14个,即:齐东、惠民、青城、滨州、蒲台、利津、沾化、乐
盖、牡蛎嘴人海”[1]。改道初期的20年,黄河无固定河道 , 安、阳信 、海丰、邹平、长山、高苑、博兴。其中,利津决口57
河水在北起北金堤、南达砀山、东到运河的三角地带漫流,泥 处[6],滨城区、惠民县被灾21起[7],博兴决El4起[8],
沙多淤沉于此。因此,下游河道水流缓慢,泥沙不多,决溢较 沾化被灾 14起[93。
少。史籍称 :“自河决南阳,东趋利津人海,武定府属县皆在 此外,河决外地而殃及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亦有不少。比
黄河之委,被河患亚于曹州。”[2]直到同治十二年 (1873),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