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工程案例.doc
建筑工程案例
目 录
一、消防水池渗漏 2
二、地下廊道沉降 3
三、引风机支架振捣不到密实 4
四、风机基础振捣不到密实 4
五、基础承台胀模问题 5
六、机械冷却通风塔周边散水出现下沉现象。 6
七、氢气站内墙面出现严重的裂痕且外墙地基发生下沉导致外墙倒塌。 7
八、某项目部回填土下沉 8
九、风力发电机箱变基础砼内抛投石块、振捣不密实 10
十、循环水池混凝土质量问题 11
十一、风机整体倒塌 12
十二、主厂房A列牛腿钢筋切除事件 12
十三、空冷平台柱外观存在问题 13
十四、空冷塔筒壁渗漏 14
十五、卸料厅屋面彩板封闭板错缝 15
十六、集控楼外墙安装保温板时,由于用膨胀固定,造成内墙部分空鼓、裂缝 16
十七、空压机房17.8米走廊墙体渗水 17
十八、汽机基座砂浆垫块制作存在质量问题 18
十九、排水井施工完成验收后被建筑施工队破坏 18
二十、沉降观测点保护措施不到位 19
二十一、AF厂房1-3轴柱子预埋件漏放案例 19
二十二、EA楼工程材料管理问题案例 20
二十三、瓷砖排版,出现小窄条 21
二十四、混凝土质量通病普遍 22
安全质量部汇总近几年已交机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总结中的典型事例和项目发生的各类质量事件,分类归纳总结,请各在建项目吸取这些项目的经验教训,超前策划、过程中严格控制,以此为鉴。
一、消防水池渗漏
某项目施工的生产消防水池混凝土浇注日期为2010年04月06日,其中池壁混凝土浇筑在上午进行,浇筑时间段内温度为3-12℃,混凝土浇注尺寸长27.3m宽19.5m,浇筑高度为4m,厚度为25cm,混凝土标号为C25,采用连续分层浇筑。混凝土拆模时间是2010年04月20日,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未见明显缺陷。
根据规范要求2010年10月24日16:30开始进行生产消防水池做蓄水试验,蓄水分三次注满,每次注入三分之一的水量,观察24小时后进行下次注水。第一次、第二次注水后观察没发现渗水现象,在10月26日水池最后一次注水24小时后观察发现,水池侧壁出现渗水现象,裂纹为竖向通长裂纹。
11月7日工程部组织专业队伍采用高压注入环氧发泡材料堵漏,注管间距10cm,高压注胶后阴湿部位明显干燥无渗水现象。
原因分析:
(1)生产消防水池设计地基处理方法为换填1.2m厚级配碎石,当时考虑到施工场地为软土地基,水池体积较大,池壁较薄,水池很可能因不均匀沉降导致池壁开裂,因此在施工前与业主、设计进行了沟通,建议改成桩基或池体厚度增加,但业主、设计回复“按图纸施工”。
水池施工完成、水池注水实验后,由于水池重量增加、池体不均匀沉降加剧,导致池体产生裂纹,从水池裂纹来看,裂纹间距基本相等、形状基本一致,规律明显,初步判断不均匀沉降是造成水池池壁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但项目部没有对池体进行沉降观测,不能提供出有效的沉降观测数据。
(2)水池结构按照设计院提供的图集(05S804)施工,池壁较薄(净高4m,长27.3m,宽19.5m,壁厚仅250mm)池壁钢筋设计为Ⅱ级钢,直径12mm @200mm双层布筋,当蓄水量增加,池壁的侧压力也随之加大,是造成水池池壁开裂的又一原因。
(3)生产消防水池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设计强度要求为C25混凝土,抗渗等级S6,水灰比不大于0.5(作业指导书也已描述)。实际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只考虑了水胶比不大于0.5,未按设计要求按照水灰比进行设计,水灰比为1.07(每立方混凝土水泥用量只有178公斤),因此膨胀剂掺料也相应减少(其掺量按水泥量进行),导致混凝土膨胀剂不能充分发挥最大作用,膨胀率减小也是造成此次事件的原因之一。
二、地下廊道沉降
2009年9月份在基础刚出零米施工阶段过程中发现厂区外侧5号转运站与6号地下廊道沉降将施工缝处的橡胶止水带拉裂,造成廊道渗水,在后续施工中陆续发现1#、2#廊道与转运站相交处出现沉降并出现渗水现象。
1、原因分析
(1)、由于某项目所在地区地质为软土地基,厂区外转运站采用了筏基型式的基础结构(据了解,设计院在设计优化时取消了桩基地基处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软土地基不足稳定承受转运站筏基结构承载,使转运站、地下廊道发生下沉,且将橡胶止水带撕裂而发生渗水。
(2)、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未对厂内、外转运站地基处理设计变化引起重视,对软土地质条件下施工存在的风险预控不足,未对当地地质特点和设计特点进行详细分析,未能对在软土地基地质条件下深入考虑有效的防止沉降和因不均匀沉降造成橡胶止水带承耐力的能力,作业指导书没有根据以上施工难点情况进行有效的风除风析,未能对不同结构形式的基础结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控制要求,使编制的作业指导书没有针对性、内容不完整等问题,施工方案策划的缺失是造成本事件的重要原因。同时,也说明了项目部技术管理薄弱,技术方案策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