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什么是设施农业,设施农业大棚,设施农业大棚照片,设施农业论文,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什么是现代农业,什么是设施,现代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概论
什么是现代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设施农业是个综合概念,首先要有一个配套的技术体系做支撑,其次还必须能产生效益。这就要求设施设备、选用的品种和管理技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设施农业是个新的生产技术体系,它的核心设施就是环境安全型温室、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环境安全型菇房。它采用必要的设施设备,同时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相应的栽培技术。分类
设施农业从种类上分,主要包括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两大部分。设施养殖主要有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两大类。设施农业圆了村民致富梦隆冬时节,记者来到位于灯塔市沈旦堡镇周官堡村,在村民张林家的大棚里,看到前来帮忙的农民们正紧张有序忙碌着。葡萄架下,村民们正在植株间为下茬种植的小菜进行松土、翻地,汗水浇灌的地方,重新燃起了丰收的希望。
周官堡村过去长期种植玉米,效益不高,村民致富无望。去年春天,该村通过外出考察学习,确定了发展设施农业的发展思路,即充分利用地域条件,借助与沈阳市“农业经济园区”相临的优势,在原有种玉米的千亩良田上集中发展设施农业,推广果蔬大棚生产。
这一想法,得到了众多村民的拥护。该村两委班子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帮助村民修路,通水通电,帮着跑贷款,协调信用社为农户提供贷款,并给予放长贷款期限等优惠政策。村民的热情更高了。短短几天时间,该村里就有50多户报名参与。选好了路子,加之周到细致的服务,还吸引了一些原本在外地发展的好把式回乡创业。为解决广大种植户遇到的技术方面难题,沈旦堡镇及时与沈阳的农业专家联系,邀请他们到村里为农户讲授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并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
目前,周官堡村已在300亩土地上建成葡萄大棚140个,每个大棚仅在葡萄植株间种菜的收益就达上万元。余下700亩地也全都种上了各类蔬菜,一年两茬,亩效益达2000多元。综合计算,这千亩地的效益在300万元以上,是从前种玉米的10倍。村民们也因此圆了多年的致富梦。在周官堡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下,其周边的沈旦、北台子、马狼、韭菜河、小树子、小堡等村已划出5000余亩地作为设施农业区,沈旦堡镇已建大棚600多个。??
西马峰镇:设施农业撑起农民钱袋子隆冬的一天,卖完最后一批西红柿,菜农张兆胜终于可以坐下来算算入冬以来的收成了。他高兴地告诉我们,今冬种了一栋西红柿套种草莓,仅上茬西红柿就能收入1万多元。据西马峰镇领导介绍:目前,全镇有温室大棚达4700栋、设施农业小区37处,播种面积达1.6万亩,全镇1.14万农户中,从事设施农业的农户达6500户,年蔬菜产量近10万吨,产值1.3亿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73%。去年该镇的大纸房、野老滩村又新建一处千亩连片的农业示范小区。设施农业已成为西马峰镇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迈向现代农业的成功模式。
调整种植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西马峰镇温室大棚生产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该镇岳家堡、大纸房村村民在房前屋后建简易的小温室,搞反季的黄瓜、西红柿生产,经济效益可观。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后,为使广大农民尽快脱贫致富,该镇历届党委、政府都把大力支持温室大棚建设,培育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中心工作来抓。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该镇的温室大棚已遍地开花,单栋温室面积由几分扩大到一亩,由庭院扩展到农户的承包田,有些农户一家就有两到三栋温室,温室蔬菜的亩效益是种粮的十几倍,成了全镇农民致富的首选项目。
进入新世纪,在市委、市政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浪潮中,西马峰镇破除保守思想,鼓励农民大胆突破,创新经营模式,温室大棚大规模向村外耕地集中发展。温室建设也由竹木结构向耐久的水泥柱砖砌结构转化,耕作品种由当初的西红柿、黄瓜发展到芸豆、草莓等20多个品种,温室大棚生产由最初的几个村扩展到该镇南片所有旱田村,市场销路也由沈辽鞍等周边城市扩展到黑龙江、吉林两省。1995年落成的岳家堡村蔬菜产地批发市场,不仅吸引了大批外地菜贩来上门采购,更推动了温室大棚的规模、效益不断提高。
推广先进技术 富裕千家万户
近几年,西马峰镇党委、政府把设施农业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工作来抓,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目光规划全镇的设施农业,做到高起点、大规模,逐步向现代农业方向迈进。去年新建的2000余亩大棚,各村全部实施小区化布局,温室采用钢架无立柱结构,大力推广使用节能保温、光照、灌溉等新技术、新材料。电动卷帘机、小型园艺机、微耕机械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温室的生产效率,也降低了农户的劳动强度。为把温室大棚建成优质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