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对硫化氢有害气体的防治技术建议,硫化氢气体检测仪,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排放标准,硫化氢气体检测管,硫化氢气体密度,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制备,硫化氢气体的制备
关于对硫化氢有害气体的防治技术建议
1、硫化氢的基本性质及形成机理
H2S是一种无色,带有臭鸡蛋味的剧毒气体,相对密度为1.19 kg/m3 ,易溶于水。硫化氢浓度为0.0001%时,就能嗅到臭鸡蛋味,达到0.02%时,强烈刺激眼睛及喉咙粘膜,并感到头痛、呕吐、乏力;达到0.05%时,经0.5~1.0 h就会严重中毒,失去知觉、抽筋、瞳孔变大,甚至死亡。井下H2S主要来源于高含硫矿物,若空仓内积水中有H2 S,在受到搅动时会释放出来,有些煤体中也会涌出H2 S气体。H2 S气体溶于水,生成氢硫酸。H2 S气体可燃上限为45. 5%,下限为4.3% ,燃点为292℃。
煤系中的硫化氢气体有3种化学成因: ①生物化学成因。由生物降解、微生物硫酸盐还原作用生成的H2 S气体。②热化学成因。当煤系中硫酸盐和气态烃接触时,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释放H2 S气体。有机质碳和硫酸盐也可以反应产生H2 S。硫酸盐热化学还原成因是生成高含硫化氢天然气和硫化氢型天然气的主要形式,它发生的温度一般大于150℃。③岩浆成因。岩浆活动或火山喷发物形成的H2 S侵入煤体中。
关于煤矿中H2 S气体的涌出,大致可这样认为:在煤的形成过程中, H2 S气体和一些硫化矿也伴随生成。由于H2 S气体分子的形变大,极化率高,很容易被煤体吸附。这样, H2 S一经生成就很难向外扩散,绝大部分都保留在煤体中。煤体中H2 S的存在状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游离和吸附2种状态可相互转化,其转化形式如下:
煤体中硫化矿的水解同样受着外界条件的制约,其水解反应形式如下:
2、矿井中硫化氢气体产生的危害
(1)对工作面作业人员造成伤害
硫化氢气体是一种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其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对毒作用最敏感的组织是脑和粘膜接触部位,其毒作用随浓度增加和接触时间长短而异。
(2)湿硫化氢对设备与支护结构损害
工作面的H2 S酸性气体与支架或支护结构(锚网)的铁质设备及其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FeS, FeS2 ,Fe2 S3等几种化学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主要反应式为
Fe + S─ FeS
FeO +H2 S ─FeS↓ + H2O
Fe3O4 +H2 + 3H2S ─3FeS↓ +H2S
1) 氢鼓泡:腐蚀过程中氢原子向设备钢中扩散,在钢材的非金属夹杂物连续处聚集形成分子氢。由于氢分子难以从钢组织内部逸出,从而形成巨大内压,导致周围组织屈服,形成表面层下的平面孔穴。
2) 氢致开裂:在氢气压力的作用下,不同层面上的氢鼓泡裂纹相互连接形成阶梯状,内部裂纹形成氢致开裂。
3) 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应力腐蚀属于一种低应力脆性破坏,断裂前很少出现宏观的塑性变形,因此往往会导致无先兆的灾难性事故。湿硫化氢环境中的氢原子渗透到钢铁的内部,使钢铁的脆性增加,重要部位(如在运输巷)的金属网,用手一捏就粉碎。在外加拉力或应力以及残余应力作用下形成开裂,主要出现在高强度钢或焊缝上。
4) 应力导向氢致开裂:在应力引导下,夹杂物和缺陷处因氢聚集形成的裂纹沿垂直应力方向开裂,形成应力导向氢致开裂。硫化氢浓度对应力腐蚀影响明显,湿硫化氢引起的开裂有硫化氢应力腐蚀、氢诱导、应力导向氢致开裂、氢鼓泡等。
(3)诱致煤层自燃倾向性
由于硫化氢的存在,容易产生硫化铁。硫化铁可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量。散热受到阻碍,逐渐达到自燃点从而引发自燃事故的发生。
综上,在含硫矿物的煤系地层中进行掘进、采煤作业时,有效防治硫化氢是一个与治理瓦斯同等重要的工作。
3、**煤矿现状
根据**井田煤炭勘探报告分析,硫分(St,d)分布特征如下:
区内可采煤层主要以4、9煤,全硫平均含量为1.10-3.39%,平均为2.30%, 属低中硫煤-高硫煤。在垂向上,龙潭组上段(尤其下部)煤层硫分相对较低,下段煤层硫分有增高的趋势。其中, 9号煤层硫分最低,属低中硫煤;8、4号煤的硫分稍高,属中-中高硫煤;5、12号煤为高硫煤。
在目前施工防突钻孔过程中,已经有硫化氢气体超标的现象发生。然而,在治理技术上还处于主要依靠传感器报警撤人的被动局面,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合于自己的技术。因此,本建议从多家煤矿公司治理硫化氢技术的经验出发,提出一些有效的做法,以供参考。
4、硫化氢防治技术措施建议
(1) 安装井下硫化氢监测监控系统。按规定安装井下硫化氢传感器,并保证正常工作。加强监控系统的维护和保养,对监控装置进行经常性检查、校对,以确保监控系统灵敏可靠。
(2) 采用煤层巷道边抽边掘的合理布局。利用与煤层巷道平行的邻近巷道设钻场,垂直煤层巷道轴向打钻孔,预先抽放煤层内的瓦斯和硫化氢。抽采后煤层内瓦斯和硫化氢能明显降低。
(3) 利用化学方法除去硫化氢。根据硫化氢极易与石灰、碱水反应的特点,在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子对抗原理与技术(第3版)全套PPT课件.pptx
- 冷拼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 最新2025年秋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课件(含抗战胜利80周年内容).ppt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2024年秋季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docx
- 吴清忠:人体复原工程.pdf VIP
- 川崎 Kawasaki 2022款 Z 400 中文用户手册 使用说明书2021年4月14日印刷.doc VIP
- [北京]冷轧带钢工程薄板酸轧设备基础施工方案.doc VIP
- 全国教学能力比赛《声临其境·影视配音要旨》教案(一等奖).pdf
- (高清版)DB36∕T 713-2013 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