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州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修改)
(最终成果)
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编制单位: 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
资质证书等级:规划乙级
资质证书编号:[粤]城规编第(082045)号
审 定:王 玉(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
审 核:黄敏恩(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
初 审:许莉俊(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
项目负责:许松辉(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
规划人员:许松辉(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
林太志(主创规划师,工程师)
陈俊权(主创规划师,工程师)
陈 兴(助理规划师,助理工程师)
滕 娟(助理规划师,助理工程师)
李 珊(实 习 生,硕士研究生)
成果阶段:最终成果
工作时间: 2012年12月
广州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修改)
类
别 项目名称 一般规模(㎡/处) 服务规模
(万人) 设置规定 设置级别 设置要求及服务内容 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 区域统筹 街道级 居委级 教育设施
高中
24班 16800 21600
26400 3~4 每班50生。
生均用地面积:中心城区≥18㎡/生,中心城区以外地区≥22㎡/生。
生均建筑面积(不含学生宿舍)≥14㎡/生。 ▲ △ 高级中学应在区域统筹安排。独立高中应为36班以上规模,居住人口不足时允许设30班或24班高中。
初级中学应为24班以上规模,旧城区改造项目用地紧张时允许设18班初中作为下限。
完全中学应达36班以上规模,旧城区改造项目用地紧张时允许设30班完全中学作为下限。
高中(包括完全中学)宜按不少于学校在校学生的三分之一配置宿舍,学生宿舍生均建筑面积4-6㎡/生。除城郊边远地区外,初中不设置学生宿舍。
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
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传染病房、太平间、公安看守所、加油站、变电站、垃圾压缩站、公交首末站等毗邻。架空高压输电线、高压电缆不得穿越校区。出入口应该预留人流、车流缓冲空间和车辆临时停靠站点。
运动场地不宜小于10 ㎡/生(中心城区高中不宜少于6 ㎡/生,初中不宜少于4.3 ㎡/生)。一般设田径运动场(环形跑道250-400米)及100m直跑道二组,30个班以上初中应建有300-400米环形田径场,36个班以上高中、完全中学应建有400米环形田径场。每六个班应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
中学绿化用地不应小于1㎡/生。
中学教学楼不应超过五层。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其日照间距系数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生均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均为下限,有条件区域可适当提高标准。 30班 21000 27000
33000 4~5 36班 25200 32400
39600 5~6 42班 29400 37800
46200 6~7 48班 33600 43200
52800 7~8 54班 37800 48600
59400 8~9 60班 42000 54000
66000 9~10 初中
18班 7200 9090
20700 2.25~3 每班50生。
生均用地面积:中心城区≥10.1㎡/生,中心城区以外地区≥23㎡/生。
生均建筑面积(不含学生宿舍)≥8㎡/生。 ▲ 24班 9600 12120
27600 3~3.75 30班 12000 15150
34500 3.75~4.5 36班 14400 18180
41400 4.5~5.25 完全中学 30班 17700 21000
33750 1.5~2.25 每班50生。
生均用地面积:中心城区≥14㎡/生,中心城区以外地区≥22.5㎡/生。
生均建筑面积(不含学生宿舍)≥10.4㎡/生。 △ ▲ 36班 21240 25200
40500 2.25~3 48班 28320 33600
54000 3~3.75 九年一贯制学校 36班 11417 16444
33739 1.3~1.6 小学每班46生,初中每班50生。
生均用地面积:中心城区≥9.65㎡/生,中心城区以外地区≥19.8㎡/生。
生均建筑面积(不含学生宿舍)≥6.7㎡/生。
△
新建地区可考虑小学、初中合并,设九年一贯制学校,规模应为36班以上。
学生宿舍生均建筑面积4-6㎡/生。除城郊边远地区外,九年一贯制学校不设置学生宿舍。
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传染病房、太平间、公安看守所、加油站、变电站、垃圾压缩站、公交首末站等毗邻。架空高压输电线、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