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1.矿物: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________或者________,是________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2.岩石: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________________,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大类。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 1.地质循环: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存在的大规模的物质循环。能量来自地球内部__________的衰变,放射能转化为________,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1)表现: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诞生,另一些地方岩石圈逐渐消亡。 (2)结果:大地的沧桑巨变以及____________的持续转化。 2.岩石的转化 (1)循环物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岩石转化及作用:A.____________;B.外力作用;C.________;D.高温重熔。 1.教材第32页“图2-4山谷峭壁露出的沉积岩” 提示:图片显示的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2.教材第32页“图2-5花岗岩” 提示:图中颜色为肉红色的是长石,白色有玻璃光泽的是石英,黑色的是黑云母。 3.教材第33页“图2-6片麻岩” 提示:片麻岩是花岗岩变质而成,图片还带有花岗岩的特征。片麻岩属于变质岩,质地坚硬,是良好的建筑材料。 4.教材第34页“图2-7三类岩石转化示意” 提示:此图非常形象直观地展示了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其中太阳能导致的崩解、分解、溶解作用可理解为风化作用。 矿物与岩石的内在联系 火山爆发后的岩浆和硫黄自然熔化于岩石中,就像一幅大自然留下的油画作品:有些凝固成瀑布状,有些形成黄色、白色与绿色的奇特景色。生长在岩石中的树木虽然被烤焦,却依然挺立在原地。大自然巧夺天工的雕塑作品,让人有些振奋。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1.岩石圈的岩石可分成哪三大类? 2.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和特点有什么不同? 【例证1】右图为“某地地层示意图”,读图回答(1)~(4)题。 (1)图中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花岗岩和玄武岩分别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3)下列岩石形成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④③ B.②③④ C.③②① D.④②③ (4)①③所代表的岩层中不可能找到( ) A.铁矿 B.铜矿 C.石油 D.锑矿 答案:(1)D (2)A (3)D (4)C 【练习1】 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示各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沉积岩 B.②—喷出岩 C.③—变质岩 D.⑤—岩浆 (2)从地质条件看,下列各处可能形成的相应矿床是( ) A.①—天然气 B.②—煤炭 C.④—大理石 D.⑤—石油 【答案】(1)A (2)C 1.分类: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2.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和特点 在大洋深处分布有很多火山,其数量和活跃程度远远超过陆地上的火山。在大西洋加那利群岛上的居民们亲历了一次罕见事件:大西洋海岸外,白色的涌浪翻滚,爆发的海底火山喷出大量熔岩和气体物质,将希路亚附近的大西洋洋面染成了浅绿色。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如何? 2.如何判读三大类岩石转化图? 【例证2】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1)~(2)题。 (1)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 A.② B.③ C.④ D.⑤ (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 A.Ⅰ——① B.Ⅱ——③ C.Ⅲ——⑤ D.⑥——Ⅰ 答案:(1)D (2)A 【练习2】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地质作用,两者相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搬运作用 B.②——风化作用 C.③——重熔再生作用 D.④——侵蚀作用 【答案】C 1.三大类岩石的生成过程 (1)岩浆岩的生成。 (2)沉积岩的生成。 (3)变质岩的生成。 2.三大类岩石转化图的判读 此图在实际考题中有很多变式图,在判断时牢记以下“窍门”,便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一是自岩浆始,到岩浆终;而且生成岩浆岩的只能是岩浆。二是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应为岩浆岩;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有三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必为岩浆。三是沉积岩中含有化石。 教材第34页活动 提示:1.(1)见右图 (2)A:岩浆上升冷却 B:崩解、分解、溶解、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师参考》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课件 第一专题 第7课 雨巷 同课异构1.ppt
- 《教师参考》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课件 第一专题 第7课 雨巷 同课异构2.ppt
- 《教师参考》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课件 第一专题 第8课 断章 同课异构.ppt
- 《教师参考》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课件 第一专题 第8课 断章 同课异构2.ppt
- 《教师参考》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课件 第一专题 第9课 错误 同课异构.ppt
- 《教师参考》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课件 第一专题 第9课 错误 同课异构2.ppt
- 《教师参考》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1课件 第二单元 第4课 中国现代诗二首一 同课异构1.ppt
- 《教师参考》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1课件 第二单元 第4课 中国现代诗二首一 同课异构2.ppt
- 《教师参考》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1课件 第二单元 第5课 中国现代诗二首二 同课异构1.ppt
- 《教师参考》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1课件 第二单元 第5课 中国现代诗二首二 同课异构2.ppt
- 2015-2016地理必修Ⅱ湘教版第2章第1节课件共11张.ppt
- 2015-2016地理必修Ⅱ湘教版第2章第1节课件共22张.ppt
- 2015-2016地理必修Ⅱ湘教版第2章第1节课件共25张.ppt
- 2015-2016地理必修Ⅱ湘教版第2章第1节课件共28张.ppt
- 2015-2016地理必修Ⅱ湘教版第2章第1节课件共29张.ppt
- 2015-2016地理必修Ⅱ湘教版第2章第1节课件共29张湖南省.ppt
- 2015-2016地理必修Ⅱ湘教版第2章第1节课件共32张.ppt
- 2015-2016地理必修Ⅱ湘教版第2章第1节课件共35张.ppt
- 2015-2016地理必修Ⅱ湘教版第2章第1节课件共36张.ppt
- 2015-2016地理必修Ⅱ湘教版第2章第1节课件共49张.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