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台湾光复素材 北师大版 .docVIP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台湾光复素材 北师大版 .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台湾光复素材 北师大版

台湾光复 台北市太平町庆祝光复之景   台湾光复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接收台湾,使台湾自清朝割让日本后又回归中国领土之事。“光复”字面上,就是“把失去的收回”的意思;而基于一些原因,台湾人有的认同,也有的不认同“光复台湾”这种说法,改用“终战”来称呼。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投降后,1945年10月25日,国民政府在台北中山堂举行台湾的对日本的受降典礼。翌年8月,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颁布命令,明订10月25日为“台湾光复节”,简称“光复节”,以为纪念。“台湾光复”一词,自此就被各界大量运用。其词亦有另一说法,表示是缘由自1946年8月由台湾仕绅筹组的台湾光复致敬团。   依据中华民国《纪念日及节日实施办法》,台湾光复节属于不放假的节日,而由有关机关、团体、学校举行庆祝活动。 背景   中日甲午战争后,本来为中国领土的台湾被清政府割让与日本,从此台湾进入日治时期。   二次大战期间,在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中,同盟国同意战后台湾归还中华民国。1944年4月,位于重庆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委由中国国民党中央设计局设立“台湾调查委员会”,并任命陈仪为主任委员。该调查委员会对当时日治下台湾的经济、政治、民生、军事等各方面作出颇为详细的调查。   战后,国民政府对于如何接管台湾有两派意见,一派建议完全与进驻其他“沦陷区”相同,设立“台湾省”。另一派则主张在台设立拥有军警等特别公权力的“特别行政区”。当时的中国领导者──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采纳陈仪《台湾接管计划纲要》中的意见,设立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负责接收台湾,全部公署行政人员初定为2000名。但最后接管计划中的规划并未完全实施,长官公署制度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而为人诟病,甚至被称为“新总督府”。   政权转移   台北公会堂(今中山堂)前参加受降典礼的中国代表团。图中除了中华民国国旗之外,还可见到牌楼左上方所悬挂的美国国旗。 接收前置作业   1945年8月14日,日本昭和天皇发表《终战诏书》,二战结束。同年8月29日日蒋介石任命陈仪为“台湾省行政长官”并于9月1日于重庆宣布成立“台湾行政长官公署”与“台湾警备总部”。同时命陈仪兼任“台湾警备司令”。   经过准备后,10月5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前进指挥所于台北成立,接收人员分别在10月5日-10月24日分别由上海或重庆飞抵台湾。 受降典礼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于上午十点于台北公会堂举行。降方为日本国所属台湾总督府,代表为总督安藤利吉,陈仪则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受降。同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正式运作,机关处所设于原台北市役所(即现在行政院院址)。   主要参加人员有   国民政府代表:陈仪、葛敬恩、柯远芬、黄朝琴、游弥坚、宋斐如、李万居   台湾省代表:林献堂、陈炘、林茂生   日本代表:安藤利吉、谏山春树 当时情景     10月15日,中国军队在基隆港登陆,台湾民众传诵著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诗句,唱着 “台湾今日庆升平,仰首清天白日清,六百万民同快乐,壶浆箪食表欢迎,哈哈!到处欢迎,哈哈!到处欢迎,六百万民同快乐,壶酱箪食表欢迎。”的歌曲(陈保宗词,周庆渊曲),热烈欢迎中国军队进入台湾。 二二八受难者家属阮美姝回忆父亲阮朝日当时兴奋的情景:“我父亲八月十五日竟然用跳回来,人还没进门就听到他的声音,大声说我们回归祖国了,我们要做中国人了,不再做日本人!” 当时的台湾日日新报等媒体上,均有大量商家行号刊登欢庆台湾光复的广告。 街上锣鼓喧天,鞭炮声不断,户户张灯结彩,虽然地方上有若干民众报复日本人的小骚动,但整个局势都处于平静而稳定,并等待国民政府到来。 争议   中华民国各级政府机关或政治人物,在叙述二次大战后历史时,常大量使用台湾“光复”一词,如马英九在2005年光复日发表了《纪念台湾光复一甲子》的文章等等。该词也仍为部分台湾民众及教科书普遍使用。但不少台湾人(有些是反对国民党、有些是支持“台湾地位未定论”、“台湾独立”)不认为台湾当时是被“光复”,而使用“二战结束”或“终战”等词,有些甚至使用“再沦陷”、“劫收”等讽刺的词汇形容。   反对“光复”的人士一般认为,二次大战后中华民国重新拥有台湾的主权,这是中华民国官方的立场。主张“台湾地位未定论”人士认为:“《开罗宣言》虽然表达了同盟国支持中华民国接收台湾的立场,但仅是新闻公报而不是正式条约。二次大战日本是向同盟国投降,而不是仅向中国投降。由受降典礼上挂有中、美、英、苏四国国旗及元首肖像可得知,国民政府只是代表同盟国暂时军事接管台湾。但国民政府因国共内战失利,来不及正式签订领土转移的条约,因此“台湾地位未定论”的支持者认为中华民国并未重新收回台湾主权,因此不能称为光复。”   中华民国政府接管台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