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第十一章稳恒磁场.doc
一、选择题
B A A A B D B C B C C D B D
二、填空题
三、计算题
1、解:
(解一)在距球心r处沿电流方向取微元长度dr,导电截面为2(r2.则此微元长度电阻为 dR=(dr/(2(r2)
接地电阻为
(解二)
2、解:
取半径为r宽为dL细圆环电流,单位长度上的匝数为n
3、解:
解:在圆盘上取细圆环电荷元
其等效电流元为
(1) 求磁场,电流元在中心轴线上激发磁场的方向沿轴线,且与(同向,大小为:
(2)求磁距。细圆环电流元dI=((rdr
电流元的磁矩
方向沿轴线,且与(同向
4、解:
此电流可认为是由半径为R的无限长圆柱电流I1和一个同电流密度的反方向的半径为R(的无限长圆柱电流I2组成
电流密度为
它们在空腔内产生的磁感强度分别为
方向如图。有
5、解:
两无限大平行载流平面的截面如图。平面电流在空间产生的磁场为
在平面①的上方向右,在平面①的下方向左;
电流②在空间产生的磁场为
在平面②的上方向左,在平面②的下方向右。
(1) 两无限大电流流在平面之间产生的磁感强度方向都向左,故有
(2) 两无限大电流流在平面之外产生的磁感强度方向相反,故有
6、解:
7、解:
8、解:
分析 应用磁场叠加原理求解.将不同形状的载流导线分解成长直部分和圆弧部分,它们各自在点O 处所激发的磁感强度较容易求得,则总的磁感强度
解:(a) 长直电流对点O 而言,有,因此它在点O 产生的磁场为零,则点O 处总的磁感强度为1/4 圆弧电流所激发,故有 B0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 将载流导线看作圆电流和长直电流,由叠加原理可得
B0 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c) 将载流导线看作1/2 圆电流和两段半无限长直电流,由叠加原理可得
B0 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9、解:
先求,对非均匀磁场先给出 后积分求
10、解:
分析:同轴电缆导体内的电流均匀分布,其磁场呈轴对称,取半径为r 的同心圆为积分路径,,利用安培环路定理,
可解得各区域的磁感强度。
由上述分析得
磁感强度B(r)的分布曲线
11、解:
12、解
分析:矩形上下两段导线所受安培力F1和F2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不变形的矩形回路来说,两力的矢矢量和为零。而矩形的左右两段导线由于载流导线所在处磁感强度不等,所受安培力F3和F4大小不同,且方向相反,因此线框所受的力为这两个力的合力
故合力的大小为
合力的方向朝左,指向直导线
dI
dB
(
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淋病梅毒艾滋病cjz().PPT
- 淑燕整理的汕医网生理学题目整理版.doc
- 深圳格兰德酒店人力资源部操作手册页.doc
- 混合专业期末试题.doc
- 混合专业期末试题2.doc
- 湿疹wangjun().ppt
- 溶液三均分仪器.doc
- 溶血性贫血ppt().ppt
- 溶血性贫血进修课.ppt
- 溶血性贫血进修课_.ppt
- 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规范演练7共点力的平衡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学案3新人教版必修4.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英语课时分层作业9Unit3LifeinthefutureSectionⅢⅣ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模块素养检测含解析译林版必修第一册.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单元综合检测5含解析外研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
-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WELCOMEUNITSectionⅡReadingandThi.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测评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x
- 202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docx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5LANGUAGESAROUNDTHEWORLDSect.doc
文档评论(0)